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8-9页 |
二、研究范围和对象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第一章 古代作品与高中语文教学 | 第14-21页 |
第一节 古代作品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 第14-17页 |
一、学习和积累语言知识 | 第14-15页 |
二、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 第15-16页 |
三、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 第16-17页 |
第二节 语文教材中古代作品编选的基本要求 | 第17-20页 |
一、语言的典范性 | 第17-18页 |
二、思想的深刻性 | 第18-19页 |
三、篇章的适当性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两版教材中古代作品编选的比较和分析 | 第21-42页 |
第一节 两套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简要介绍 | 第21-24页 |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简要介绍 | 第21-22页 |
二、“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简要介绍 | 第22-24页 |
第二节 两版教材中古代作品编选的比较 | 第24-35页 |
一、选文篇目数量的比较 | 第24-27页 |
二、选文朝代分布的比较 | 第27-28页 |
三、选文体裁分布的比较 | 第28-30页 |
四、选文题材内容的比较 | 第30-32页 |
五、选文编排结构的比较 | 第32-35页 |
第三节两套教材中古代作品编选的分析 | 第35-41页 |
一、两套教材中古代作品编选的共同特点 | 第35-38页 |
二、两套教材中古代作品编选不当的分析 | 第38-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对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作品编选的建议 | 第42-56页 |
第一节 扩大选取范围,做到选文的丰富性 | 第42-46页 |
一、拓宽选文的题材种类,注重内容的多样性 | 第42-43页 |
二、扩大选文的体裁和时代分布,尽量做到全面 | 第43-44页 |
三、扩大选文的作者范围,体现不同流派风格 | 第44-46页 |
第二节 联系学生特点,选择合适恰当的选文 | 第46-50页 |
一、增强选文的趣味性,激发学习的兴趣 | 第46-47页 |
二、注意联系教学的实际,控制选文的篇幅和难度 | 第47-48页 |
三、增加自读选文的数量,控制自读选文的难度 | 第48-50页 |
第三节 遵循认知规律,科学统筹地进行编排 | 第50-55页 |
一、认识人文话题编选局限性,兼顾时代和文体 | 第51-52页 |
二、加强与初中教材的衔接,由易到难编排选文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附录 | 第62-75页 |
附录 1:“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目录 | 第62-68页 |
附录 2:“鲁人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目录 | 第68-74页 |
附录 3:“苏教版”和“鲁人版”古代作品选文题材内容具体归类 | 第74-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75-76页 |
后记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