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前言 | 第12-13页 |
一 文献综述 | 第13-31页 |
1 概述 | 第13-23页 |
1.1 聚氨酯弹性体的基本概况 | 第13-14页 |
1.2 聚氨酯弹性体的主要性能 | 第14-15页 |
1.3 聚氨酯的高功能化应用和用途 | 第15-16页 |
1.4 聚氨酯弹性体的发展趋势 | 第16-18页 |
1.5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概述 | 第18-23页 |
2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23-31页 |
2.1 研究背景 | 第23页 |
2.2 研究意义 | 第23-25页 |
2.3 共混聚合物相容性 | 第25-29页 |
2.3.1 基本原理 | 第25页 |
2.3.2 表征方法 | 第25-26页 |
2.3.3 共混改性TPU合金的技术关键及增容措施 | 第26-29页 |
2.4 过氧化物交联弹性体的基本原理 | 第29-30页 |
2.4.1 过氧化物交联机理 | 第29页 |
2.4.2 助交联剂在交联反应中的作用 | 第29-30页 |
2.5 实验主要内容及所要达到的要求 | 第30-31页 |
二 实验部分 | 第31-36页 |
1 主要原材料 | 第31页 |
2 基体材料的性能 | 第31-32页 |
3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32页 |
4 实验工艺 | 第32-34页 |
4.1 TPU/PA6合金的制备工艺 | 第33页 |
4.2 TPU/TPEE合金的制备工艺 | 第33页 |
4.3 聚醚型TPU/聚酯型TPU合金的制备工艺 | 第33页 |
4.4 动态硫化TPU的制备工艺 | 第33-34页 |
5 性能测试 | 第34-36页 |
5.1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第34页 |
5.2 老化性能测试 | 第34页 |
5.3 熔体流动速率测试 | 第34页 |
5.4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34页 |
5.5 傅立叶红外光谱(IR) | 第34-35页 |
5.6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 | 第35-36页 |
三 结果与讨论 | 第36-82页 |
1 TPU/PA6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36-47页 |
1.1 TPU/PA6共混比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6-38页 |
1.1.1 TPU/PA6合金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36页 |
1.1.2 TPU/PA6合金的耐老化性能 | 第36-38页 |
1.1.3 TPU/PA6合金的微观形态 | 第38页 |
1.2 不同种类TPU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1.2.1 TPU/PA6合金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38-39页 |
1.2.2 TPU/PA6合金的耐老化性能 | 第39页 |
1.3 EVA-g-MAH用量对TPU/PA6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39-42页 |
1.3.1 TPU/PA6合金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40页 |
1.3.2 TPU/PA6合金的耐老化性能 | 第40-41页 |
1.3.3 TPU/PA6合金的微观形态 | 第41-42页 |
1.4 HDPE-g-MAH用量对TPU/PA6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42-46页 |
1.4.1 TPU/PA6合金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42-43页 |
1.4.2 TPU/PA6合金的耐老化性能 | 第43-44页 |
1.4.3 TPU/PA6合金的微观形态 | 第44页 |
1.4.4 TPU/PA6合金的熔体流动速率 | 第44-45页 |
1.4.5 基体材料与TPU/PA6合金的红外光谱 | 第45-4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2 TPU/TPEE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47-62页 |
2.1 TPU/TPEE共混比例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2.1.1 TPU/TPEE合金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47页 |
2.1.2 TPU/TPEE合金的耐老化性能 | 第47-48页 |
2.2 不同种类TPU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2.2.1 TPU/TPEE合金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49页 |
2.2.2 TPU/TPEE合金的耐老化性能 | 第49-50页 |
2.2.3 TPU/TPEE合金的微观形态 | 第50页 |
2.3 EVA-g-MAH用量对TPU/TPEE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2.3.1 TPU/TPEE合金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51页 |
2.3.2 TPU/TPEE合金的耐老化性能 | 第51-52页 |
2.3.3 TPU/TPEE合金的微观形态 | 第52页 |
2.4 HDPE-g-MAH用量对TPU/TPEE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2.4.1 TPU/TPEE合金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53页 |
2.4.2 TPU/TPEE合金的耐老化性能 | 第53-54页 |
2.4.3 TPU/TPEE合金的微观形态 | 第54页 |
2.5 701用量对TPU/TPEE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54-58页 |
2.5.1 TPU/TPEE合金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55页 |
2.5.2 TPU/TPEE合金的耐老化性能 | 第55-56页 |
2.5.3 TPU/TPEE合金的微观形态 | 第56-57页 |
2.5.4 TPU/TPEE合金的熔体流动速率 | 第57页 |
2.5.5 基体材料与TPU/TPEE合金的红外光谱 | 第57-58页 |
2.6 801用量对TPU/TPEE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58-60页 |
2.6.1 TPU/TPEE合金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59页 |
2.6.2 TPU/TPEE合金的耐老化性能 | 第59-60页 |
2.6.3 TPU/TPEE合金的微观形态 | 第6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3 聚醚型TPU/聚酯型TPU合金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62-71页 |
3.1 共混比例对TPU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62-64页 |
3.1.1 TPU合金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62-63页 |
3.1.2 TPU合金的耐老化性能 | 第63-64页 |
3.1.3 TPU合金的微观形态 | 第64页 |
3.2 EVA-g-MAH用量对TPU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64-66页 |
3.2.1 TPU合金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64-65页 |
3.2.2 TPU合金的耐老化性能 | 第65-66页 |
3.2.3 TPU合金的微观形态 | 第66页 |
3.3 HDPE-g-MAH用量对TPU合金性能的影响 | 第66-70页 |
3.3.1 TPU合金的物理机械性能 | 第67页 |
3.3.2 TPU合金的耐老化性能 | 第67-68页 |
3.3.3 TPU合金的微观形态 | 第68-69页 |
3.3.4 TPU合金的熔体流动速率 | 第69页 |
3.3.5 TPU合金的红外光谱 | 第69-7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4 TPU材料的动态硫化 | 第71-82页 |
4.1 交联剂用量对ER-95A性能的影响 | 第71-73页 |
4.1.1 交联剂用量对ER-95A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71页 |
4.1.2 交联剂用量对ER-95A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 第71-72页 |
4.1.3 ER-95A交联后的DSC曲线 | 第72-73页 |
4.2 助交联剂用量对ER-95A性能的影响 | 第73-76页 |
4.2.1 助交联剂用量对ER-95A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73-74页 |
4.2.2 助交联剂用量对ER-95A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 第74-75页 |
4.2.3 ER-95A交联后的红外光谱 | 第75-76页 |
4.3 交联剂用量对NX-95A性能的影响 | 第76-78页 |
4.3.1 交联剂用量对NX-95A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76页 |
4.3.2 交联剂用量对NX-95A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 第76-77页 |
4.3.3 NX-95A交联后的DSC曲线 | 第77-78页 |
4.4 助交联剂用量对NX-95A性能的影响 | 第78-81页 |
4.4.1 助交联剂用量对NX-95A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78-79页 |
4.4.2 助交联剂用量对NX-95A耐老化性能的影响 | 第79-80页 |
4.4.3 NX-95A交联后的红外光谱 | 第80-8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