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 第11-17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7-18页 |
1.3.1 研究结构和内容 | 第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研究创新和不足 | 第18-19页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8页 |
1.4.2 研究不足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税负的内涵及税收相关理论 | 第19-25页 |
2.1 税负的内涵界定 | 第19-22页 |
2.1.1 税负的概念及分类 | 第19-20页 |
2.1.2 税负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2.2 税收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2.2.1 税制优化理论 | 第22-23页 |
2.2.2 税收宏观调控理论 | 第23页 |
2.2.3 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理论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我国交通运输业税负的现状分析 | 第25-32页 |
3.1 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税负状况 | 第25-29页 |
3.1.1“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税负普遍上升 | 第25-28页 |
3.1.2“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小规模纳税人税负下降明显 | 第28-29页 |
3.2 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税负不减反增的原因分析 | 第29-31页 |
3.2.1 增值税税率过高 | 第29页 |
3.2.2 进项税额抵扣范围有限 | 第29-30页 |
3.2.3 固定资产更新周期较长 | 第30页 |
3.2.4 增值税抵扣发票的获取存在困难 | 第30-31页 |
3.2.5 地区性试点模式导致税负变化的滞后性 | 第3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负影响的实证研究 | 第32-46页 |
4.1 研究样本与指标选择 | 第32-34页 |
4.2 实证分析 | 第34-44页 |
4.2.1 税负的变化 | 第34-36页 |
4.2.2 税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4页 |
4.3 结论与不足 | 第44-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业“营改增”的对策 | 第46-51页 |
5.1 政府层面应当采取的措施 | 第46-48页 |
5.1.1 进一步扩大“营改增”的行业范围 | 第46-47页 |
5.1.2 酌情增加可抵扣范围 | 第47页 |
5.1.3 适度降低一般纳税人的税率 | 第47-48页 |
5.1.4 增加财政补贴和扶持力度 | 第48页 |
5.2 企业自身应当采取的对策 | 第48-50页 |
5.2.1 加强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 | 第48页 |
5.2.2 建立健全财务核算制度 | 第48-49页 |
5.2.3 改变传统经营模式,实现规模化发展 | 第49页 |
5.2.4 合理进行纳税筹划 | 第49-5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