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陕蒙接壤区成长型资源城市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20页 |
1.2.1 晋陕蒙交界区 | 第12-13页 |
1.2.2 成长型资源城市 | 第13-15页 |
1.2.3 土地利用变化监测 | 第15-17页 |
1.2.4 随机森林 | 第17-19页 |
1.2.5 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20-21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23-27页 |
2.1 地理位置 | 第23-24页 |
2.2 行政区划 | 第24页 |
2.3 人口与经济 | 第24-25页 |
2.4 矿产资源 | 第25-26页 |
2.5 地形地貌 | 第26-27页 |
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第27-40页 |
3.1 数据与准备 | 第27-28页 |
3.1.1 数据来源 | 第27页 |
3.1.2 特征变量 | 第27-28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3.3 分类流程设计 | 第29-31页 |
3.3.1 分析软件 | 第29-30页 |
3.3.2 分类流程 | 第30-31页 |
3.4 分类体系构建 | 第31-33页 |
3.4.1 土地分类 | 第31页 |
3.4.2 解译标志 | 第31-33页 |
3.5 分类结果 | 第33-36页 |
3.6 精度评价 | 第36-40页 |
4.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 第40-53页 |
4.1 土地利用转移类型分析 | 第40-45页 |
4.2 土地利用类型的数量变化分析 | 第45-51页 |
4.2.1 土地利用类型占地比例变化 | 第45-48页 |
4.2.2 土地利用类型增减变化 | 第48-51页 |
4.3 研究区变化对比分析 | 第51-53页 |
5.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60页 |
5.1 人口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第53-54页 |
5.2 产业结构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第54-58页 |
5.3 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 第58-60页 |
6.结论与讨论 | 第60-67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60-63页 |
6.1.1 RF 分类模型 | 第60页 |
6.1.2 精度评价与异常数据分析 | 第60-61页 |
6.1.3 土地利用变化 | 第61-62页 |
6.1.4 土地利用变化与影响因素的关系 | 第62-63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3-64页 |
6.2.1 优化建设布局 | 第63页 |
6.2.2 加强耕地保护 | 第63-64页 |
6.2.3 加大复垦力度 | 第64页 |
6.2.4 加强环境治理 | 第64页 |
6.3 讨论与展望 | 第64-67页 |
6.3.1 讨论 | 第64-65页 |
6.3.2 展望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附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