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WS1/WS2调控种子大小的功能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符号说明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18页
    1.1 甘蓝型油菜产量的研究价值及现状第9-11页
        1.1.1 产量的形成第9页
        1.1.2 我国油菜生产的现状第9-10页
        1.1.3 甘蓝型油菜产量的研究进展第10页
        1.1.4 甘蓝型油菜产量的研究价值第10-11页
    1.2 种子大小是重要的产量性状第11-12页
        1.2.1 构成油菜产量的重要三要素第11页
        1.2.2 种子大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第11-12页
    1.3 调控种子大小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2-14页
        1.3.1 通过影响细胞数目调控种子大小的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2 通过影响细胞大小调控种子大小的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3页
        1.3.3 甘蓝型油菜中调控种子大小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1.4 调控种子大小的分子途径第14-16页
        1.4.1 蛋白酶体降解途径第14页
        1.4.2 植物激素途径第14-15页
            1.4.2.1 植物生长素第14-15页
            1.4.2.2 细胞分裂素第15页
            1.4.2.3 油菜素内酯第15页
        1.4.3 G蛋白信号途径第15-16页
    1.5 本研究的背景、内容、目的及意义第16-18页
        1.5.1 研究背景第16页
        1.5.2 研究内容第16页
        1.5.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37页
    2.1 实验材料第18页
    2.2 菌株与质粒第18页
    2.3 试剂与仪器第18-19页
    2.4 实验方法第19-37页
        2.4.1 ZmWS1和ZmWS2序列的获得第19-20页
        2.4.2 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0-25页
            2.4.2.1 目的片段克隆第20-22页
            2.4.2.2 过表达载体构建第22-24页
            2.4.2.3 过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第24-25页
        2.4.3 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转化第25-27页
            2.4.3.1 ZmWS1和ZmWS2过表达载体转化甘蓝型油菜的步骤第25-26页
            2.4.3.2 BnWS1和BnWS2过表达载体转化甘蓝型油菜的步骤第26-27页
        2.4.4 转基因植株的分子鉴定第27-31页
            2.4.4.1 T_0代过表达ZmWS1和ZmWS2转基因植株PCR阳性鉴定及RT-PCR检测第27-30页
            2.4.4.2 T_1代过表达ZmWS1和ZmWS2转基因植株PCR阳性鉴定第30页
            2.4.4.3 T_0代过表达BnWS1和BnWS2转基因植株PCR阳性鉴定以及qPCR检测第30-31页
        2.4.5 转基因植株农艺性状考察第31-32页
            2.4.5.1 T_0代过表达ZmWS1和ZmWS2转基因植株农艺性状考察第31-32页
            2.4.5.2 T_1代过表达ZmWS1和ZmWS2转基因植株农艺性状考察第32页
        2.4.6 转基因植株组织学分析第32-33页
        2.4.7 候选基因编码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分析第33-34页
            2.4.7.1 烟草瞬时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3页
            2.4.7.2 烟草表皮细胞的转化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第33-34页
        2.4.8 酵母双杂交筛库第34-36页
            2.4.8.1 诱饵蛋白载体的构建第34页
            2.4.8.2 重组载体转化酵母第34-35页
            2.4.8.3 自激活活性检测第35页
            2.4.8.4 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第35-36页
            2.4.8.5 阳性菌落中pGADT7插入片段的扩增和测序第36页
        2.4.9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6-37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7-62页
    3.1 不同物种WS1和WS2的系统发生关系第37-38页
    3.2 过表达ZmWS1和ZmWS2转基因甘蓝型油菜的获得第38-42页
        3.2.1 过表达ZmWS1和ZmWS2转基因甘蓝型油菜的分子鉴定第39-42页
    3.3 过表达ZmWS1和ZmWS2转基因植株的农艺性状考察第42-46页
    3.4 过表达ZmWS1和ZmWS2转基因植株的组织学分析第46-48页
    3.5 ZmWS1和ZmWS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第48-49页
    3.6 酵母双杂交筛选ZmWS1和ZmWS2的互作蛋白第49-53页
    3.7 BnWS1和BnWS2目的片段克隆第53页
    3.8 过表达BnWS1和BnWS2转基因甘蓝型油菜的获得第53-56页
        3.8.1 pMDC83-BnWS1和pMDC83-BnWS2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4-55页
        3.8.2 T_0代过表达BnWS1和BnWS2转基因植株PCR阳性鉴定及qPCR检测第55-56页
    3.9 BnWS1/BnWS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第56-57页
    3.10 酵母双杂筛选BnWS1和BnWS2互作蛋白第57-60页
    3.11 WS1/WS2参与调控种子大小的可能途径分析第60-62页
4 讨论第62-66页
    4.1 甘蓝型油菜两种遗传转化方法的比较第62-63页
    4.2 ZmWS1/ZmWS2通过增加细胞大小来增加种子大小第63-64页
    4.3 WS1/WS2基因可能通过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参与种子大小的调控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3页
硕士期间参与发表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武汉市土地利用碳排放核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不同产区琯溪蜜柚的品质分析及克里曼丁橘有性杂交后代的杂种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