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本论文研究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永磁电机的失磁原因 | 第10-11页 |
1.3 永磁电机磁链监测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 当今电机控制系统的现状 | 第12-14页 |
1.5 卡尔曼滤波器的算法发展 | 第14-15页 |
1.5.1 滤波器中的随机变量 | 第14-15页 |
1.5.2 滤波迭代算法的介绍 | 第15页 |
1.6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组成和数学原理 | 第17-33页 |
2.1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组成和原理 | 第17-18页 |
2.2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第18-24页 |
2.2.1 三相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第18-20页 |
2.2.2 两相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第20-22页 |
2.2.3 dq旋转坐标系下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数学模型 | 第22-24页 |
2.3 永磁同步电动机的 =0di向量控制 | 第24-26页 |
2.4 SVPWM技术 | 第26-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原理及其改进方法 | 第33-48页 |
3.1 卡尔曼滤波原理 | 第33-37页 |
3.1.1 过程信号的被估计过程 | 第33-34页 |
3.1.2 滤波器的计算原型 | 第34-35页 |
3.1.3 离散的卡尔曼滤波器算法 | 第35-37页 |
3.2 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原理 | 第37-41页 |
3.2.1 滤波器的计算原型 | 第37-40页 |
3.2.2 扩展卡尔曼滤波器在PMSM上的运用 | 第40-41页 |
3.3 EKF及其改进算法对永磁同步电动机永磁磁链的观测 | 第41-47页 |
3.3.1 基于EKF对永磁同步电动机永磁磁链的观测模型 | 第41-44页 |
3.3.2 改进后的EKF算法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的转子磁链观测 | 第44-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基于EKF及其改进方法的仿真分析 | 第48-59页 |
4.1 基于EKF的永磁同步电机磁链的仿真分析 | 第48-55页 |
4.1.1 各子模块在仿真系统中的简图 | 第48-52页 |
4.1.2 基于EKF算法的仿真波形及分析 | 第52-55页 |
4.2 基于改进后的EKF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的磁链仿真分析 | 第55-5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实验的设计 | 第59-69页 |
5.1 系统的硬件结构介绍 | 第59-66页 |
5.1.1 系统的主电路与保护电路 | 第60-62页 |
5.1.2 采样电路 | 第62-65页 |
5.1.3 TMS320F2812DSP芯片的简单介绍 | 第65-66页 |
5.2 系统的软件设计介绍 | 第66-68页 |
5.2.1 系统的主程序 | 第66-67页 |
5.2.2 系统的中断程序 | 第67-6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6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