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的制备及储锂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8页
    1.1 背景介绍第14页
    1.2 锂离子电池背景第14-22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构成第15-16页
        1.2.2 锂离子电池工作机理第16-17页
        1.2.3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应具备的性质第17页
        1.2.4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现状第17-22页
            1.2.4.1 碳基材料第17-18页
            1.2.4.2 合金类第18-19页
            1.2.4.3 过渡金属氧化物类第19-20页
            1.2.4.4 过渡金属硫化物第20-21页
            1.2.4.5 过渡金属硒化物第21-22页
    1.3 水滑石第22-24页
        1.3.1 水滑石的结构及组成第23页
        1.3.2 水滑石的性质第23-24页
        1.3.3 水滑石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的应用第24页
    1.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目的及主要内容第24-28页
        1.4.1 主要研究内容第25-28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8-32页
    2.1 实验试剂第28页
    2.2 实验仪器第28-29页
    2.3 材料的测试方法第29-30页
        2.3.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第29页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第29页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TEM第29-30页
        2.3.4 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第30页
        2.3.5 程序升温物理吸附仪----BET第30页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XPS第30页
        2.3.7 拉曼光谱分析----Raman第30页
    2.4 电极片的制备及电池测试参数设置第30-32页
        2.4.1 电极片的制备第30-31页
        2.4.2 电池性能测试第31-32页
第三章 Co_(6.75)Fe_(2.25)S_8/NSAC和Co_(6.5)Fe_(2.5)S_8/NSAC的制备及其锂离子电池的性能研究第32-48页
    3.1 引言第32-33页
    3.2 实验内容第33-34页
        3.2.1 水滑石前驱体的制备第33-34页
        3.2.2 Co_(6.75)Fe_(2.25)S_8/NSAC和Co_(6.5)Fe_(2.5)S_8/NSAC的制备第3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4-45页
        3.3.1 Co_(6.75)Fe_(2.25)S_8/NSAC的制备流程第34-35页
        3.3.2 CoFeAl-LDH前驱体的结构及形貌表征第35-36页
        3.3.3 Co_(6.75)Fe_(2.25)S_8/NSAC的结构及形貌表征第36-39页
        3.3.4 复合材料Co_(6.75)Fe_(2.25)S_8/NSAC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第39-42页
        3.3.5 Co_(6.5)Fe_(2.5)S_8/NSAC复合物的表征及电化学性能表征第42-45页
    3.4 本章小结第45-48页
第四章 Co_(0.75)Fe_(0.25)(S_(0.2)Se_(0.8))_2的制备及其锂电性能的研究第48-58页
    4.1 引言第48-49页
    4.2 实验内容第49页
        4.2.1 CoFe-LDH前驱体的制备第49页
        4.2.2 Co_(0.75)Fe_(0.25)(S_(0.2)Se_(0.8))_2的制备第49页
        4.2.3 对比材料Co_(0.75)Fe_(0.25)Se_2的制备第49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9-57页
        4.3.1 CoFe-LDH前驱体的结构及形貌表征第50页
        4.3.2 Co_(0.75)Fe_(0.25)(S_(0.2)Se_(0.8))_2的结构及形貌表征第50-53页
        4.3.3 Co_(0.75)Fe_(0.25)(S_(0.2)Se_(0.8))_2及其对照样的锂电性能研究第53-57页
    4.4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结论第58-60页
论文创新点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70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论文第70-72页
致谢第72-74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74-75页
附件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仿生电化学池及其应用
下一篇:南疆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