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6页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2 表面润湿研究 | 第11-15页 |
1.2.1 经典的润湿模型 | 第11-12页 |
1.2.2 接触角滞后 | 第12-13页 |
1.2.3 多级微结构表面润湿性 | 第13-15页 |
1.3 屈曲结构表面润性的研究 | 第15-21页 |
1.3.1 自然界中的屈曲结构 | 第15-16页 |
1.3.2 屈曲结构形成的原因 | 第16-17页 |
1.3.3 制备屈曲结构的方法 | 第17-19页 |
1.3.4 屈曲结构表面润湿性分析 | 第19-20页 |
1.3.5 表面润湿性的动态调节 | 第20-21页 |
1.4 润湿梯度表面液滴运动行为的研究 | 第21-24页 |
1.4.1 梯度表面的制备 | 第21-23页 |
1.4.2 各向异性结构对润湿梯度的影响 | 第23-24页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2章 一级屈曲结构表面润湿性研究 | 第26-38页 |
2.1 引言 | 第26页 |
2.2 热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6-27页 |
2.3 屈曲结构表面润湿状态分析 | 第27-28页 |
2.4 屈曲结构尺寸对润湿状态的影响 | 第28-32页 |
2.4.1 结构尺寸和液面位置的关系 | 第28-29页 |
2.4.2 结构尺寸和能量势垒的关系 | 第29-31页 |
2.4.3 结构尺寸和表观接触角的关系 | 第31-32页 |
2.5 实验研究 | 第32-36页 |
2.6 本章小节 | 第36-38页 |
第3章 多级屈曲结构表面润湿性研究 | 第38-52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热力学模型 | 第38-39页 |
3.3 多级屈曲结构表面润湿状态分析 | 第39-46页 |
3.3.1 稳定润湿状态分析 | 第39-42页 |
3.3.2 微结构尺寸对润湿状态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3 多级屈曲结构表面润湿状态稳定性分析 | 第43-45页 |
3.3.4 本征接触角和弹性模量对润湿状态的影响分析 | 第45-46页 |
3.4 实验研究 | 第46-50页 |
3.4.1 多级屈曲结构形貌图 | 第47-48页 |
3.4.2 结构尺寸分析 | 第48-49页 |
3.4.3 理论与实验结果比较分析 | 第49-50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屈曲结构对化学润湿梯度影响分析 | 第52-62页 |
4.1 引言 | 第52-53页 |
4.2 理论分析 | 第53-54页 |
4.2.1 液滴驱动力 | 第53-54页 |
4.3 实验研究 | 第54-60页 |
4.3.1 化学梯度润湿表面的制备 | 第54-56页 |
4.3.2 液滴在梯度润湿表面的运动行为分析 | 第56-60页 |
4.4 本章小节 | 第60-62页 |
第5章 屈曲结构对复合润湿梯度影响分析 | 第62-72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结构润湿梯度 | 第62-65页 |
5.3 屈曲结构对结构润湿梯度的影响 | 第65-70页 |
5.3.1 屈曲结合结构梯度表面的制备 | 第65-68页 |
5.3.2 结构和化学润湿梯度的结合 | 第68-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6.1 工作总结与创新 | 第72-73页 |
6.2 论文不足与展望 | 第73-74页 |
6.2.1 论文不足 | 第73页 |
6.2.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