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研究预期实现创新与不足 | 第12页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安排 | 第12-14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二、论文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第一节 腐败的渊源 | 第14页 |
第二节 腐败治理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第三节 财政预算资金执行审计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第四节 文献述评 | 第17-18页 |
第三章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抑制腐败的理论基础 | 第18-42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第18-31页 |
一、腐败 | 第18-24页 |
二、财政资金预算执行审计 | 第24-31页 |
第二节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对腐败治理的理论分析 | 第31-35页 |
一、从委托代理角度分析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对腐败治理的功能 | 第31-34页 |
二、从“免疫系统”角度分析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对腐败治理的功能 | 第34-35页 |
第三节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对腐败治理的路径分析 | 第35-42页 |
一、通过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震慑来预防腐败 | 第36-37页 |
二、通过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程序来揭露腐败 | 第37-39页 |
三、通过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结果来惩治腐败 | 第39页 |
四、通过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建议来修补体制 | 第39-40页 |
五、通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自律来营造廉洁环境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实证研究设计与分析 | 第42-56页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42-44页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44-47页 |
一、变量定义及模型设定 | 第44-46页 |
二、数据来源及样本选择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基本趋势分析 | 第47-49页 |
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第五节 相关性分析 | 第50-52页 |
第六节 回归分析 | 第52-54页 |
第七节 稳健性检验 | 第54-56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第56-64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6页 |
第二节 提升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腐败治理效率的对策建议 | 第56-64页 |
一、加强与财政预算相关的改革 | 第56-57页 |
二、完善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内容 | 第57-60页 |
三、更新财政预算执行审计的方法 | 第60-61页 |
四、继续重视和推进政府审计中反腐工作建设 | 第61-62页 |
五、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治理腐败的重要因素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64-66页 |
第一节 论文贡献 | 第64页 |
第二节 论文局限和未来展望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