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1-16页 |
第一章 认知增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 第16-22页 |
1.1 认知增强技术 | 第16-17页 |
1.2 认知增强技术的缘起 | 第17-18页 |
1.2.1 神经科学的发展 | 第17页 |
1.2.2 现代生活的压力 | 第17-18页 |
1.2.3 对更高能力的追求 | 第18页 |
1.3 认知增强技术的发展 | 第18-22页 |
1.3.1 认知增强技术的进展及现状 | 第18-20页 |
1.3.2 认知增强技术的相关争议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认知增强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 | 第22-31页 |
2.1 认知增强与认知治疗 | 第22-23页 |
2.2 社会问题医学化 | 第23-24页 |
2.3 认知颠倒问题 | 第24-25页 |
2.4 公正问题 | 第25-28页 |
2.4.1 社会公正问题 | 第26页 |
2.4.2 代际公正问题 | 第26-28页 |
2.5 后人类问题 | 第28-29页 |
2.6 优势积累效应及波及效应 | 第29-31页 |
第三章 认知增强技术伦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31-41页 |
3.1 技术维度:完善认知增强技术 | 第31-34页 |
3.1.1 制定认知增强技术的准入及审批制度 | 第31-32页 |
3.1.2 提高认知增强技术的安全性 | 第32-33页 |
3.1.3 加强认知增强技术的针对性 | 第33-34页 |
3.2 伦理维度:构建与认知增强技术相关的伦理体系 | 第34-38页 |
3.2.1 加强相关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意识 | 第34-35页 |
3.2.2 强化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与伦理委员会的评判作用 | 第35-37页 |
3.2.3 构建认知增强技术的伦理原则 | 第37-38页 |
3.3 实践维度:建立认知增强技术的相关法律规范 | 第38-41页 |
3.3.1 制定认知增强技术的使用范围及实施权力主体范围 | 第38页 |
3.3.2 制定认知增强技术的法律法规 | 第38-40页 |
3.3.3 建立相关的国际协议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8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8-49页 |
承诺书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