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9-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一、不动产错误登记的损害赔偿责任的概述 | 第13-18页 |
| (一) 不动产错误登记的含义及分类简述 | 第13-14页 |
| 1. 不动产错误登记的含义 | 第13-14页 |
| 2. 不动产错误登记的分类 | 第14页 |
| (二) 不动产错误登记的法律救济及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 | 第14-18页 |
| 1. 不动产错误登记的法律救济的性质 | 第14-15页 |
| 2. 不动产错误登记的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 | 第15-18页 |
| 二、域外不动产错误登记的损害赔偿责任 | 第18-22页 |
| (一) 域外不动产错误登记的赔偿责任主体及性质 | 第18页 |
| (二) 域外不动产错误登记的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18-19页 |
| 1. 过错责任原则 | 第18页 |
| 2. 无过错责任原则 | 第18-19页 |
| (三) 域外不动产登记机关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后的追偿权 | 第19页 |
| (四) 域外不动产错误登记的损害赔偿金来源 | 第19-20页 |
| (五) 对域外不动产错误登记的损害赔偿责任保障制度的评析 | 第20-22页 |
| 三、不动产错误登记的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与构成 | 第22-29页 |
| (一) 不动产错误登记的损害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 第22-25页 |
| 1. 无过错责任说 | 第22-23页 |
| 2. 过错推定责任说 | 第23-24页 |
| 3. 混合性质责任说 | 第24页 |
| 4. 过错责任说 | 第24-25页 |
| (二) 不动产错误登记的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 第25-29页 |
| 1. 存在登记违法的行为 | 第25页 |
| 2. 给他人造成了损害 | 第25-26页 |
| 3. 损害事实与登记机关的登记违法行为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 第26-27页 |
| 4. 登记机关有过错 | 第27-29页 |
| 四、不动产错误登记的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 | 第29-35页 |
| (一) 不动产登记机关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类型 | 第29-31页 |
| 1. 因登记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过错导致错误登记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 | 第29页 |
| 2. 因当事人与登记机关的混合过错导致错误登记而产生的损害赔偿责任 | 第29-31页 |
| (二) 不动产错误登记的损害赔偿责任的赔偿范围 | 第31-33页 |
| (三) 不动产登记机关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后的追偿权 | 第33页 |
| (四) 不动产错误登记的损害赔偿责任中有权提出损害赔偿的诉讼主体 | 第33页 |
| (五) 不动产错误登记的损害赔偿责任的减轻与免除 | 第33-35页 |
| 1. 受害人有过错 | 第33-34页 |
| 2. 不可抗力 | 第34页 |
| 3. 中介机构有过错 | 第34页 |
| 4. 法院或行政部门的错误裁判或指令 | 第34-35页 |
| 五、完善我国不动产错误登记损害赔偿责任及制度保障的建议 | 第35-41页 |
| (一) 区分认定不同情形下登记机关的过错 | 第35页 |
| (二) 建立不动产错误登记损害赔偿的追偿制度 | 第35-37页 |
| 1. 合理确定追偿金额的大小 | 第36-37页 |
| 2. 建立和完善追偿决定程序 | 第37页 |
| 3. 建立并完善追偿执行程序 | 第37页 |
| (三) 建立不动产登记损害赔偿的风险准备金制度 | 第37-38页 |
| (四) 制定统一的《不动产登记法》,建设不动产登记配套制度 | 第38-41页 |
| 结论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 参考政策法规 | 第44-46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6-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个人简况 | 第48-49页 |
| 承诺书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