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玉米(玉蜀黍)论文

基于下一代测序的玉米高通量SNP开发及关联分析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缩略语表第9-10页
1 前言第10-19页
    1.1 高通量测序技术体系和主要应用第10-14页
        1.1.1 高通量测序技术原理第10-11页
        1.1.2 全基因组重测序第11-12页
        1.1.3 简化基因组测序第12-14页
        1.1.4 转录组测序第14页
    1.2 关联分析和玉米关键性状的研究进展第14-18页
        1.2.1 关联分析第14-16页
        1.2.2 玉米籽粒油份含量及部分农艺性状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1.3 本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9页
    2.1 实验材料第19-20页
        2.1.1 关联群体材料第19页
        2.1.2 TEO/MO17 RIL群体中10份典型材料第19页
        2.1.3 合作项目芒草材料第19-20页
    2.2 高通量测序平台的构建第20-26页
        2.2.1 简化基因组测序GBS建库及其改进第20-23页
        2.2.2 关联群体材料的DNA质量控制、GBS建库及基因型鉴定第23页
        2.2.3 TEO /MO17 RIL群体中10份典型材料的Pair-end及Mate-pair建库第23-26页
        2.2.4 芒草DNA提取、质量控制、GBS建库和基因型鉴定第26页
    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26-29页
        2.3.1 表型测定、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评估第26页
        2.3.2 各基因型鉴定技术开发的SNP标记一致性比较、整合、推算及SNP注释第26-27页
        2.3.3 基于各基因型鉴定技术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第27-28页
        2.3.4 基因注释、功能预测、新显著位点的确定及候选基因提名第28-29页
3 结果分析第29-51页
    3.1 高通量测序结果分析第29-35页
        3.1.1 关联群体GBS技术开发SNP变异结果的统计及初步验证第29-33页
        3.1.2 芒草材料GBS基因型鉴定第33-35页
    3.2 影响玉米复杂性状变异位点的鉴定和分析第35-51页
        3.2.1 各基因型鉴定技术SNP标记一致性验证及推算结果第35-36页
        3.2.2 整合基因型的优势体现第36-38页
        3.2.3 基于各基因型鉴定技术结合籽粒油份含量的GWAS结果比较第38-39页
        3.2.4 利用整合基因型的GWAS鉴定影响籽粒油份含量的新位点第39-41页
        3.2.5 非基因区间的新位点影响籽粒油份含量变异第41-43页
        3.2.6 非基因区间油份含量显著关联的新位点与e QTL共定位分析第43-45页
        3.2.7 调控油份含量变异的候选基因功能注释第45-47页
        3.2.8 与穗长变异显著关联的位点及与QTL共定位分析第47-49页
        3.2.9 与雄穗主轴长变异显著关联的位点及与QTL共定位分析第49-51页
4 讨论第51-55页
    4.1 简化基因组测序GBS建库方法第51页
    4.2 GBS pipe line鉴定SNP标记第51-52页
    4.3 各基因型鉴定技术的差异第52-53页
    4.4 影响GWAS效应的因素第53页
    4.5 影响关键性状的候选基因第53-55页
5 主要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4页
附录第64-66页
    附录 1 GBS接头及引物序列第64-65页
    附录 2 CTAB法提取玉米DNA用于高通量测序第65-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峡库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空间计量分析
下一篇:医务社工提升老年患者感恩意识的介入研究--以东北某三甲医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