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2 光诱导一氧化氮的解离反应 | 第14-18页 |
1.2.1 光动力疗法 | 第14-15页 |
1.2.2 {Fe-NO}型配合物的光解离反应 | 第15页 |
1.2.3 {Ru-NO}型配合物的光解离反应 | 第15-18页 |
1.3 本论文主要内容和贡献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光诱导NO的解离及NO的检测 | 第19-35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 | 第19-25页 |
2.2.1 电子顺磁共振(EPR)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19-21页 |
2.2.2 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 | 第21页 |
2.2.3 EPR波谱测定 | 第21-22页 |
2.2.4 结果与讨论 | 第22-25页 |
2.3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技术 | 第25-26页 |
2.3.1 基本原理 | 第25页 |
2.3.2 测定仪器 | 第25页 |
2.3.3 MALDI-TOF-MS质谱测定 | 第25页 |
2.3.4 结果与讨论 | 第25-26页 |
2.4 照射光源的构建 | 第26-27页 |
2.5 NO选择性电极法 | 第27-34页 |
2.5.1 NO选择性电极法测定的原理 | 第27页 |
2.5.2 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 | 第27-29页 |
2.5.3 NO电极的校准 | 第29-30页 |
2.5.4 NO的测定 | 第30-33页 |
2.5.5 结果与讨论 | 第33-34页 |
2.6 本章总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光诱导不同构型{Ru-NO}配合物对DNA的作用 | 第35-46页 |
3.1 引言 | 第35-36页 |
3.2 荧光光谱法研究[Ru(OAc)(2mqn)_2NO]与DNA的结合作用 | 第36-39页 |
3.2.1 实验原理 | 第36-37页 |
3.2.2 实验所用仪器与试剂 | 第37页 |
3.2.3 实验过程 | 第37-38页 |
3.2.4 结果与讨论 | 第38-39页 |
3.3 琼脂糖凝胶电泳法 | 第39-45页 |
3.3.1 实验原理 | 第40页 |
3.3.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40-41页 |
3.3.3 实验过程 | 第41页 |
3.3.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1-45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光诱导不同构型{Ru-NO}配合物对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 第46-52页 |
4.1 引言 | 第46-47页 |
4.2 MTT法原理 | 第47页 |
4.3 实验部分 | 第47-51页 |
4.3.1 实验所用仪器与试剂 | 第47-48页 |
4.3.2 试剂配置 | 第48页 |
4.3.3 细胞培养 | 第48-49页 |
4.3.4 MTT法测定[Ru(OAc)(2mqn)_2NO]配合物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5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50-51页 |
4.4 总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61-62页 |
承诺书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