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光化学物质论文

氰基二苯乙烯衍生物的合成与聚集体发光行为

摘要第3-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47页
    引言第16-17页
    1.1 分子聚集体第17-20页
        1.1.1 分子聚集体分类第17-19页
        1.1.2 H-聚集体堆积方式第19页
        1.1.3 J-聚集体堆积方式第19-20页
    1.2 聚集体结构对化合物发光性质的影响第20-28页
        1.2.1 离子调控第20-22页
        1.2.2 激子发光第22-24页
        1.2.3 D-A共晶第24-26页
        1.2.4 晶体诱导发光增强第26-27页
        1.2.5 卤素重原子效应第27-28页
    1.3 氰基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第28-35页
        1.3.1 聚集诱导发光增强第29页
        1.3.2 化学传感第29-30页
        1.3.3 细胞成像第30-31页
        1.3.4 刺激响应第31-32页
        1.3.5 发光液晶第32-34页
        1.3.6 超分子自组装第34-35页
    1.4 论文设计思想与研究内容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47页
第二章 氰基苯乙烯吡啶盐化合物的合成及阴离子诱导聚集态发光第47-70页
    2.1 概述第47-48页
    2.2 实验部分第48-51页
        2.2.1 试剂与仪器第49页
        2.2.2 试剂和药品第49-50页
        2.2.3 合成与表征第50-51页
    2.3 溶液中阴离子对化合物光物理性质的影响第51-66页
        2.3.1 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和荧光光谱第51-55页
        2.3.2 化合物聚集诱导发光增强性质第55-56页
        2.3.3 化合物在固体状态下的荧光性质第56-57页
        2.3.4 阴离子调控聚集态发光机理第57-63页
        2.3.5 理论计算第63-64页
        2.3.6 晶体面各向异性发光第64-65页
        2.3.7 同分异构体Py2Cl的合成与性质第65-66页
    2.4 本章小结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第三章 侧链调控氰基苯乙烯聚集体结构与固态发光性质第70-97页
    3.1 概述第70-72页
    3.2 实验部分第72-74页
        3.2.1 实验仪器第72页
        3.2.2 试剂和药品第72-73页
        3.2.3 合成与表征第73-7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4-94页
        3.3.1 侧链对化合物游离态光物理性质的影响第74-79页
            3.3.1.1 化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的紫外和荧光光谱第74-77页
            3.3.1.2 化合物在THF溶液中的紫外和荧光光谱第77-78页
            3.3.1.3 化合物在CDCl_3中的核磁共振氢谱第78-79页
        3.3.2 侧链对化合物凝聚态光物理性质的影响第79-83页
        3.3.3 化合物固体态的光物理性质第83-84页
        3.3.4 化合物结构与性质关系研究第84-90页
            3.3.4.1 侧链对化合物晶体结构的影响第86-87页
            3.3.4.2 侧链对化合物分子堆积方式的影响第87-90页
        3.3.5 量子化学理论计算第90-92页
        3.3.6 研磨对化合物固体荧光性质的影响第92-94页
    3.4 本章小结第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第四章 含氰基二苯乙烯结构吲哚咔唑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第97-115页
    4.1 概述第97-98页
    4.2 实验部分第98-103页
        4.2.1 实验仪器第98页
        4.2.2 试剂和药品第98-99页
        4.2.3 合成与表征第99-102页
        4.2.4 合成讨论第102-10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03-112页
        4.3.1 化合物游离态光物理性质第103-104页
        4.3.2 化合物聚集态发光性质第104-106页
        4.3.3 化合物固体态发光性质第106-107页
        4.3.4 末端烷基链对化合物热稳定性的影响第107-108页
        4.3.5 化合物液晶性质第108-112页
    4.4 本章小结第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5页
第五章 基于离子诱导聚集氰基二苯乙烯Hg~(2+)荧光探针的合成与性质第115-133页
    5.1 概述第115-116页
    5.2 实验部分第116-119页
        5.2.1 实验仪器第116-117页
        5.2.2 试剂和药品第117页
        5.2.3 合成与表征第117-11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19-130页
        5.3.1 探针的光物理性质研究第119-123页
        5.3.2 探针的离子识别性质研究第123-130页
    5.4 本章小结第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3页
第六章 含香豆素基团Hg~(2+)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与性质第133-152页
    6.1 概述第133-134页
    6.2 实验部分第134-137页
        6.2.1 实验仪器第134页
        6.2.2 试剂和药品第134-135页
        6.2.3 合成与表征第135-137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37-149页
        6.3.1 化合物游离态光物理性质第137-138页
        6.3.2 化合物的聚集态性质第138-142页
        6.3.3 化合物的聚集态发光机理探讨第142-144页
        6.3.4 化合物的离子识别性质第144-148页
        6.3.5 细胞应用探索第148-149页
    6.4 本章小结第149页
    参考文献第149-152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52-154页
    7.1 全文总结第152-153页
    7.2 展望第153-154页
附图第154-164页
致谢第164-165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5-166页

论文共1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氰基二苯乙烯类刺激响应型荧光材料的设计、合成与性质
下一篇:基于面象特征的中医体质自动辨识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