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2-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1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性及规范化 | 第13页 |
1.3.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1.3.3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和对策 | 第14页 |
1.3.4 内部控制缺陷决定因素以及产生的经济后果 | 第14页 |
1.3.5 文献评述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1.4.2 案例分析法 | 第15页 |
1.5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6 创新与不足 | 第16-18页 |
1.6.1 创新之处 | 第16页 |
1.6.2 不足之处 | 第16-18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8-23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2.1.1 内部控制 | 第18页 |
2.1.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 第18-21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2.2.1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1-22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2页 |
2.2.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2-23页 |
3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分析 | 第23-29页 |
3.1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相关规范 | 第23-25页 |
3.1.1 关于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规定 | 第23页 |
3.1.2 我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主要形式 | 第23-25页 |
3.2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信息披露情况 | 第25-26页 |
3.3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鉴证(审计)报告信息披露情况 | 第26-29页 |
4 欣泰电气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案例介绍 | 第29-35页 |
4.1 欣泰电气背景介绍 | 第29-30页 |
4.1.1 公司基本情况 | 第29页 |
4.1.2 公司内控信息披露重大缺陷回顾 | 第29页 |
4.1.3 选择该案例的原因 | 第29-30页 |
4.2 公司现行内部控制体系运行情况 | 第30-33页 |
4.2.1 内部环境 | 第30-31页 |
4.2.2 风险评估与应对 | 第31-32页 |
4.2.3 监督检查 | 第32页 |
4.2.4 控制活动 | 第32-33页 |
4.3 欣泰电气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介绍 | 第33-35页 |
4.3.1 欣泰电气内部控制自评报告披露现状 | 第33-34页 |
4.3.2 欣泰电气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披露现状 | 第34-35页 |
5 欣泰电气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案例分析 | 第35-40页 |
5.1 欣泰电气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 第35-37页 |
5.1.1 缺乏正确的披露动机 | 第35-36页 |
5.1.2 相关规定执行不到位 | 第36页 |
5.1.3 披露内容形式重于实质 | 第36页 |
5.1.4 忽视内部控制五要素 | 第36-37页 |
5.2 欣泰电气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7-40页 |
5.2.1 公司原因 | 第37-38页 |
5.2.2 监管机构方面 | 第38-39页 |
5.2.3 审计咨询机构方面 | 第39-40页 |
6 欣泰电气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案例启示 | 第40-44页 |
6.1 公司层面 | 第40-41页 |
6.1.1 强化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独立性 | 第40页 |
6.1.2 加强企业自身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视 | 第40-41页 |
6.2 监管机构方面 | 第41-42页 |
6.2.1 加大违反上市公司虚假披露的处罚力度 | 第41页 |
6.2.2 明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责任追究机制 | 第41-42页 |
6.3 审计咨询机构方面 | 第42-44页 |
6.3.1 提高注册会计师素质 | 第42页 |
6.3.2 遵守职业道德 | 第42-44页 |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44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