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6页 |
1 引言 | 第10-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2.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11-13页 |
2.1.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11页 |
2.1.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11-12页 |
2.1.3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12-13页 |
2.2 不同耕作方式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13-14页 |
2.3 不同耕作方式对燕麦生长发育进程影响 | 第14-15页 |
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6-18页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6页 |
2.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16-17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18-38页 |
3.1 不同耕作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18-21页 |
3.2 不同耕作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21-23页 |
3.3 不同耕作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23-24页 |
3.4 不同耕作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24-26页 |
3.5 不同耕作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26-29页 |
3.6 不同耕作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31页 |
3.7 不同耕作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第31-34页 |
3.8 不同耕作方式对燕麦生长发育进程的影响 | 第34-38页 |
3.8.1 不同耕作方式对燕麦株高的影响 | 第34页 |
3.8.2 不同耕作方式对燕麦叶面积的影响 | 第34-35页 |
3.8.3 不同耕作方式对燕麦鲜重的影响 | 第35-36页 |
3.8.4 不同耕作方式对燕麦干重的影响 | 第36页 |
3.8.5 不同耕作方式对燕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 第36-37页 |
3.8.6 不同耕作方式对产量及经济系数的影响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第38-41页 |
4.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38-39页 |
4.1.1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影响 | 第38页 |
4.1.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 | 第38页 |
4.1.3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第38-39页 |
4.2 不同耕作方式对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4.2.1 不同耕作方式对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页 |
4.2.2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脲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页 |
4.2.3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页 |
4.2.4 不同耕作方式对不同土层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4.3 不同耕作方式对燕麦生长发育进程影响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