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15页 |
1.1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创新点 | 第14-15页 |
2 快递服务合同格式条款的一般问题 | 第15-24页 |
2.1 快递服务合同的界定 | 第15-19页 |
2.1.1 快递服务合同的概念及特点 | 第15-16页 |
2.1.2 快递服务合同的性质 | 第16-17页 |
2.1.3 快递服务合同中各个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17-19页 |
2.2 快递服务合同格式条款的概述 | 第19-24页 |
2.2.1 格式条款的含义及特征 | 第19-21页 |
2.2.2 快递服务合同格式条款的一般情形 | 第21-22页 |
2.2.3 快递服务合同格式条款的效力 | 第22页 |
2.2.4 快递服务合同格式条款的制度价值及功能 | 第22-24页 |
3 域外快递服务合同格式条款立法的比较与借鉴 | 第24-30页 |
3.1 大陆法系快递服务合同格式条款的法律制度 | 第24-26页 |
3.1.1 德国的立法规定 | 第24-25页 |
3.1.2 法国的立法规定 | 第25页 |
3.1.3 日本的立法规定 | 第25-26页 |
3.2 英美法系快递服务合同格式条款的法律制度 | 第26-28页 |
3.2.1 英国的立法规定 | 第26-27页 |
3.2.2 美国联邦的立法规定 | 第27-28页 |
3.3 关于国外快递服务合同格式条款法律制度的借鉴 | 第28-30页 |
3.3.1 提高快递市场准入标准 | 第28页 |
3.3.2 明确快递服务损害赔偿的举证责任 | 第28-29页 |
3.3.3 建立快递行业的规范化机制 | 第29-30页 |
4 我国快递服务合同格式条款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9页 |
4.1 快递服务合同减责与免责条款问题 | 第30-32页 |
4.1.1 任意扩大不可抗力范围 | 第30-31页 |
4.1.2 任意制定免除自身责任的条款 | 第31页 |
4.1.3 限定索赔期限条款 | 第31-32页 |
4.1.4 不承担延迟交付的责任 | 第32页 |
4.2 快递服务合同中限制性赔偿条款问题 | 第32-35页 |
4.2.1 保价限制性赔偿条款 | 第32-33页 |
4.2.2 未保价限制性赔偿条款 | 第33页 |
4.2.3 保价赔偿条款效力认定 | 第33-35页 |
4.3“先签后验”与“先验后签”的法律问题 | 第35-39页 |
4.3.1“先签后验”格式条款的违法性认定 | 第35页 |
4.3.2“先验后签”条款的不足之处 | 第35-37页 |
4.3.3 实践中验收条款的执行情况 | 第37-39页 |
5 我国快递服务合同格式条款的规制与完善 | 第39-45页 |
5.1 我国快递服务合同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制 | 第39-41页 |
5.1.1 我国快递服务合同格式条款的的立法规制 | 第39-40页 |
5.1.2 我国快递服务合同格式条款的的司法实践 | 第40-41页 |
5.2 完善我国快递服务合同格式条款的建议 | 第41-45页 |
5.2.1 制定判断快递服务合同格式条款是否有效的标准 | 第41页 |
5.2.2 规范较合理的最高赔偿限额和实际损失的确定方法 | 第41-42页 |
5.2.3 引入商业保险制度 | 第42-43页 |
5.2.4 履行提示义务应达到足以引起消费者注意的程度 | 第43-44页 |
5.2.5 推进社会监督以及行业自律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