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基础科学论文--海洋水文学论文--海洋动力学论文--潮汐论文

天津沿海风暴潮特征及预报模型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字母注释表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页
    1.2 风暴潮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风暴潮特性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风暴潮预报方法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第15-17页
第二章 天津风暴潮统计分析第17-27页
    2.1 天津沿海风暴潮的总体特征第17-19页
    2.2.天津风暴潮分类特征第19-22页
        2.2.1 温带风暴潮第19-20页
        2.2.2 热带风暴潮第20-22页
    2.3 天津沿海风暴潮成因分析第22-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天津风暴潮潮位分析第27-36页
    3.1 潮位分析方法第27-32页
        3.1.1 皮尔逊Ⅲ型第27-28页
        3.1.2 耿贝尔分布第28-30页
        3.1.3 考证期与特大值的选取第30-32页
    3.2 风暴潮潮位现状及存在问题第32-35页
        3.2.1 地面沉降第32-34页
        3.2.2 海平面上升第34-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风暴潮增水预测模型第36-50页
    4.1 简易回归模型第36-48页
        4.1.1 回归模型 1第37-41页
        4.1.2 回归模型 2第41-44页
        4.1.3 回归模型 3第44-48页
        4.1.4 关于回归模型的讨论第48页
    4.2 极值预报第48-49页
    4.3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典型风暴潮的回报及分析第50-70页
    5.1 天津沿海风暴潮模型的建立第50-51页
    5.2 数学模型的原理及介绍第51-59页
        5.2.1 基于浅水波的水动力学模型第51-52页
        5.2.2 SWAN波浪模型第52-57页
        5.2.3 基于辐射应力理论的波流耦合模型第57-59页
    5.3 风暴潮模型的设置及验证第59-66页
        5.3.1 水动力学模型的设置及验证第59-61页
        5.3.2 风场的选取与修正第61-65页
        5.3.3 SWAN模型的设置及验证第65-66页
    5.4 典型风暴潮过程的回报第66-68页
    5.5 本章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6.1 结论第70-71页
    6.2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开式离心叶轮顶隙流与流道涡分析方法研究
下一篇:超疏水壁面减阻及壁湍流相干结构的TRPIV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