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新型城镇化下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10-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文 | 第11-12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五) 研究创新点和不足 | 第15-16页 |
1. 创新点 | 第15页 |
2. 不足 | 第15-16页 |
一、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一) 相关概念 | 第16-17页 |
1. 城市流动人口 | 第16页 |
2. 流动人口管理 | 第16页 |
3. 新型城镇化 | 第16-17页 |
(二)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1.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7页 |
2. 社会融合理论 | 第17页 |
3. 协同治理理论 | 第17-19页 |
二、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现状 | 第19-32页 |
(一) 城市流动人口的现状 | 第19-27页 |
1. 流动人口规模 | 第19-21页 |
2. 市间人口净流入 | 第21-22页 |
3. 流动人口年龄性别结构 | 第22-24页 |
4. 流动人口教育程度 | 第24-25页 |
5. 流动人口的流动时间 | 第25-26页 |
6. 流动人口迁移原因 | 第26-27页 |
(二) 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现状 | 第27-32页 |
1. 丰富流动人口管理制度 | 第27-28页 |
2. 创新信息管理技术 | 第28-29页 |
3. 推进社区建设 | 第29页 |
4. 重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 | 第29-32页 |
三、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 第32-37页 |
(一) 存在的问题 | 第32-34页 |
1. 部门协调机制薄弱 | 第32页 |
2. 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 第32-33页 |
3. 流动人口信息管理有待提高 | 第33页 |
4. 流动人口文化素质偏低 | 第33-34页 |
(二) 制约因素 | 第34-37页 |
1. 思想观念落后 | 第34页 |
2. 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 | 第34-35页 |
3. 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不健全 | 第35-36页 |
4. 管理手段单一 | 第36-37页 |
四、国内外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经验借鉴 | 第37-40页 |
(一) 国内外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经验 | 第37-38页 |
1. 国外经验 | 第37页 |
2. 国内经验 | 第37-38页 |
(二) 国内外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借鉴 | 第38-40页 |
1. 流动人口信息化管理 | 第38页 |
2. 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 第38-40页 |
五、提升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对策 | 第40-46页 |
(一) 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 第40页 |
1. 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 第40页 |
2. 树立对流动人口的理性认识 | 第40页 |
(二) 建立健全保障制度 | 第40-42页 |
1. 优化相关法律法规 | 第40-41页 |
2. 加大资金投入 | 第41页 |
3. 构建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 第41-42页 |
(三) 创新管理机制 | 第42-43页 |
1. 建立联动的多主体管理机制 | 第42页 |
2. 丰富管理方式以获取流动人口动态信息 | 第42-43页 |
3. 强化宣传教育机制 | 第43页 |
(四) 推动互嵌式社区建设 | 第43-46页 |
1. 加强高素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 | 第44页 |
2. 改善硬件设施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 第44页 |
3. 引导居民积极参与管理工作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