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0-25页 |
1.1 冠心病痰浊证古代文献研究 | 第10-19页 |
1.1.1 冠心病古代病名、症状研究 | 第10-16页 |
1.1.2 胸痹的病因病机研究 | 第16-19页 |
1.2 冠心病痰浊证现代研究的认识 | 第19-24页 |
1.2.1 相关客观指标的现代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1.2.2 现代医家对冠心病痰浊证的证治认识 | 第22页 |
1.2.3 冠心病痰浊证的临床研究 | 第22-23页 |
1.2.4 小结 | 第23-24页 |
1.3 德尔菲法在现代医学的应用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运用德尔菲法对冠心病痰浊证诊断标准的研究 | 第25-34页 |
2.1 专家咨询问卷的制定 | 第25-28页 |
2.1.1 设立研究工作组 | 第25页 |
2.1.2 拟定咨询问卷框架 | 第25页 |
2.1.3 确定问卷条目 | 第25-26页 |
2.1.4 编制专家咨询问卷 | 第26-28页 |
2.2 专家问卷咨询结果 | 第28-34页 |
2.2.1 专家积极系数 | 第28页 |
2.2.2 专家基本情况 | 第28-29页 |
2.2.3 四诊、危险因素及理化指标在诊断冠心病痰浊证中的权重赋值 | 第29-30页 |
2.2.4 冠心病痰浊证诊断指标统计结果 | 第30-34页 |
第三章 运用临床调查法验证冠心病痰浊证诊断标准的研究 | 第34-38页 |
3.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3.1.1 研究方法与目的 | 第34页 |
3.1.2 病例选择 | 第34页 |
3.1.3 调查内容 | 第34-35页 |
3.1.4 调查流程 | 第35页 |
3.1.5 统计方法 | 第35页 |
3.2 研究结果 | 第35-38页 |
3.2.1 全体患者调查结果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38-41页 |
4.1 结论分析 | 第38-40页 |
4.1.1 本次研究特点 | 第38页 |
4.1.2 专家积极程度及权威度 | 第38页 |
4.1.3 四诊、现代影像、理化指标及危险因素在诊断的比重 | 第38页 |
4.1.4 冠心病痰浊证诊断指标 | 第38-39页 |
4.1.5 临床调查验证诊断指标 | 第39-40页 |
4.1.6 小结 | 第40页 |
4.2 问题讨论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录 | 第46-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