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文数据库的银屑病临床疗效工具的系统分析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2-24页 |
1.1 银屑病中医病名溯源 | 第12-14页 |
1.1.1 白疕溯源 | 第12页 |
1.1.2 银屑病其他病名 | 第12-14页 |
1.1.3 中医牛皮癣与现代牛皮癣的差异 | 第14页 |
1.2 国内银屑病疗效评价工具总结 | 第14-22页 |
1.2.1 早期传统疗效评价工具 | 第14-15页 |
1.2.2 现代常用银屑病疗效评价工具 | 第15-17页 |
1.2.3 心理评估 | 第17-18页 |
1.2.4 银屑病生理、心理、社会整体的健康评测 | 第18-20页 |
1.2.5 特殊型银屑病疗效评价工具 | 第20-22页 |
1.3 银屑病量表问卷的测评 | 第22-24页 |
1.3.1 信度的测评 | 第22页 |
1.3.2 效度的测评 | 第22-23页 |
1.3.3 反应度的测评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内容(一) | 第24-36页 |
2.1 资料与方法 | 第24-28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24-25页 |
2.1.2 文献数据处理 | 第25-28页 |
2.2 结果展示 | 第28-36页 |
2.2.1 文献年份 | 第28-29页 |
2.2.2 银屑病分型、分期 | 第29-30页 |
2.2.3 干预手段 | 第30-32页 |
2.2.4 疗效工具使用频次 | 第32-33页 |
2.2.5 不同类型银屑病疗效工具应用结果 | 第33-34页 |
2.2.6 不同干预手段疗效工具应用分布 | 第34-36页 |
第三章 研究内容方法和内容(二) | 第36-40页 |
3.1 资料与方法 | 第36-40页 |
3.1.1 研究对象 | 第36-37页 |
3.1.2 文献数据处理 | 第37-40页 |
第四章 研究讨论 | 第40-48页 |
4.1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0-45页 |
4.1.1 文献发表时间分析 | 第40页 |
4.1.2 银屑病分型分析 | 第40-41页 |
4.1.3 寻常型银屑病分期分析 | 第41页 |
4.1.4 疗效评价工具应用分析 | 第41-44页 |
4.1.5 治疗干预方法结果分析 | 第44页 |
4.1.6 国内疗效工具测评分析 | 第44-45页 |
4.2 研究结论 | 第45-47页 |
4.2.1 中医药评价体系的不足 | 第45页 |
4.2.2 中医背景的银屑病疗效评价工具缺乏 | 第45-46页 |
4.2.3 银屑病的疗效评价工具使用单一 | 第46页 |
4.2.4 特殊型银屑病量表工具应用量少 | 第46页 |
4.2.5 国内量表侧重信度、效度的测评 | 第46-47页 |
4.3 不足与展望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