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3-22页 |
1.1 中医体质学说概念及分类 | 第13-16页 |
1.1.1 中医体质概述 | 第13-14页 |
1.1.2 一般人群体质分布类型 | 第14页 |
1.1.3 兼夹体质 | 第14-15页 |
1.1.4 体质与发病 | 第15页 |
1.1.5 九种体质之人的调养方法 | 第15-16页 |
1.2 体质与中风及相关疾病发病 | 第16-18页 |
1.2.1 体质与高血压病 | 第16页 |
1.2.2 体质与糖尿病 | 第16-17页 |
1.2.3 体质与中风发病 | 第17-18页 |
1.3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文献研究 | 第18-22页 |
1.3.1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和危险因素 | 第18-20页 |
1.3.2 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机理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2-24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2.2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2.2.1 病例来源 | 第22页 |
2.2.2 纳入和排除标准 | 第22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2.3.1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2.3.2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24-28页 |
3.1 脑血管造影情况整体分析 | 第24页 |
3.2 患者一般资料分析 | 第24页 |
3.3 不同血管狭窄程度间危险因素比较 | 第24-25页 |
3.4 血管狭窄病变单支和多支间危险因素比较 | 第25页 |
3.5 血管狭窄程度不同性别比较 | 第25-26页 |
3.6 血管狭窄中医体质整体分布情况 | 第26页 |
3.7 血管狭窄不同性别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 第26页 |
3.8 单支与多支血管狭窄病变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 第26-27页 |
3.9 前循环与后循环血管狭窄病变中医体质分布情况 | 第27-2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28-29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29-31页 |
5.1 脑血管狭窄患者性别分布情况讨论 | 第29页 |
5.2 不同血管狭窄程度间生化指标水平对比结果讨论 | 第29页 |
5.3 单支与多支血管狭窄危险因素研究结果讨论 | 第29-30页 |
5.4 脑血管狭窄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研究结果讨论 | 第30页 |
5.5 中医体质方面预防脑血管狭窄讨论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附录 | 第36-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