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第11-15页 |
1.3.1 建筑安全管理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2 建筑安全评价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3 建筑安全预警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2章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成因及预警方法分析 | 第17-29页 |
2.1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概述 | 第17-20页 |
2.1.1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含义与类型 | 第17-18页 |
2.1.2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发生规律 | 第18-20页 |
2.2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 第20-24页 |
2.2.1 事故致因理论分析 | 第20-22页 |
2.2.2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形成原因 | 第22-23页 |
2.2.3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致因机理模型 | 第23-24页 |
2.3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警方法分析 | 第24-28页 |
2.3.1 预警常用方法 | 第24-26页 |
2.3.2 预警常用方法的分析与比较 | 第26-27页 |
2.3.3 BP神经网络预警方法的选择 | 第27-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警模型构建 | 第29-55页 |
3.1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警指标体系 | 第29-45页 |
3.1.1 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29-30页 |
3.1.2 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0-39页 |
3.1.3 预警指标体系的评分标准 | 第39-45页 |
3.2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警传统模型 | 第45-49页 |
3.2.1 BP神经网络模型 | 第45-48页 |
3.2.2 建筑安全预警传统模型局限性分析 | 第48-49页 |
3.3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警改进模型 | 第49-54页 |
3.3.1 附加动量改进 | 第49-50页 |
3.3.2 自适应学习算法改进 | 第50页 |
3.3.3 建筑安全预警改进模型先进性分析 | 第50-5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预警实证分析 | 第55-63页 |
4.1 预警改进模型的训练样本 | 第55页 |
4.2 预警改进模型网络结构的确定 | 第55-58页 |
4.2.1 隐含层及隐含层节点数的确定 | 第55-56页 |
4.2.2 BP神经网络中函数的确定 | 第56-57页 |
4.2.3 最大迭代次数的确定 | 第57页 |
4.2.4 最小训练速率的确定 | 第57页 |
4.2.5 初始权值的确定 | 第57-58页 |
4.2.6 误差精度的确定 | 第58页 |
4.3 预警改进模型的训练及应用 | 第58-62页 |
4.3.1 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 第58页 |
4.3.2 使用MATLAB对模型训练 | 第58-60页 |
4.3.3 应用案例 | 第60-6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一 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第69-72页 |
附录二 专家打分数据 | 第72-74页 |
附录三 MATLAB软件代码 | 第74-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