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 1.2 ZnO纳米材料 | 第12-17页 |
| 1.2.1 ZnO纳米材料的晶体结构 | 第12-13页 |
| 1.2.2 ZnO纳米材料的合成 | 第13-16页 |
| 1.2.3 ZnO纳米材料的应用 | 第16-17页 |
| 1.3 生物荧光检测 | 第17-19页 |
| 1.4 本文工作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样品的制备及表征 | 第21-28页 |
| 2.1 微流控芯片的制备 | 第21-22页 |
| 2.2 ZnO纳米棒的制备 | 第22-26页 |
| 2.2.1 试剂 | 第22页 |
| 2.2.2 种子层的制备 | 第22-23页 |
| 2.2.3 ZnO纳米棒的制备 | 第23-25页 |
| 2.2.4 ZnO纳米棒的表征 | 第25-26页 |
| 2.3 荧光蛋白的检测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基于微通道的ZnO纳米棒合成 | 第28-41页 |
| 3.1 ZnO种子层 | 第28-29页 |
| 3.2 合成环境对ZnO纳米棒形貌的影响 | 第29-32页 |
| 3.3 微通道不同位置的ZnO纳米棒形貌特点 | 第32-35页 |
| 3.4 合成时间对ZnO纳米棒形貌的影响 | 第35-37页 |
| 3.5 灌注流速对ZnO纳米棒形貌的影响 | 第37-40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基于ZnO纳米棒的生物荧光检测 | 第41-52页 |
| 4.1 不同蛋白载体的荧光检测性能 | 第41-42页 |
| 4.2 生物荧光检测条件优化 | 第42-50页 |
| 4.2.1 不同合成时间制备的ZnO纳米棒的荧光检测性能 | 第42-46页 |
| 4.2.2 不同灌注流速制备的ZnO纳米棒的荧光检测性能 | 第46-50页 |
| 4.3 基于微通道的ZnO纳米棒生物荧光检测 | 第50-51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52-54页 |
| 5.1 全文总结 | 第52-53页 |
| 5.2 创新及展望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