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陪护机器人远程亲子交互设计应用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第13-16页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16-17页 |
1.5 研究架构 | 第17-19页 |
1.6 本章小结 | 第19-21页 |
第2章 学前儿童用户研究 | 第21-45页 |
2.1 学前儿童用户特征 | 第21-31页 |
2.1.1 3~6 岁儿童生理特征 | 第21-26页 |
2.1.2 3~6 岁儿童心理特征 | 第26-27页 |
2.1.3 3~6 岁儿童行为特征 | 第27-31页 |
2.2 亲子交互现状调研 | 第31-44页 |
2.2.1 调研方法 | 第31-32页 |
2.2.2 调研内容 | 第32-34页 |
2.2.3 调研结果 | 第34-4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远程亲子交互理论探索 | 第45-61页 |
3.1 概念 | 第45-50页 |
3.2 设计要素 | 第50-53页 |
3.3 设计原则 | 第53-58页 |
3.4 设计方法 | 第58-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4章 设计实践 | 第61-97页 |
4.1 用户研究 | 第61-67页 |
4.1.1 用户特征设计指导 | 第61-62页 |
4.1.2 用户画像需求分析 | 第62-65页 |
4.1.3 产品交互功能定位 | 第65-67页 |
4.2 儿童机器人硬件基础 | 第67-69页 |
4.3 儿童陪护端交互设计 | 第69-83页 |
4.3.1 交互概念原型 | 第69页 |
4.3.2 交互方式选用 | 第69-71页 |
4.3.3 远程视讯交互 | 第71-73页 |
4.3.4 远程亲子游戏 | 第73-83页 |
4.4 成人移动端交互设计 | 第83-93页 |
4.4.1 交互逻辑线框图 | 第83-85页 |
4.4.2 交互主界面设计 | 第85-88页 |
4.4.3 心情日志交互界面 | 第88-90页 |
4.4.4 安全看护交互界面 | 第90-91页 |
4.4.5 交流互动交互界面 | 第91-92页 |
4.4.6 远程游戏交互界面 | 第92-93页 |
4.5 远程反馈方式设计 | 第93-9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5章 设计成果检验 | 第97-107页 |
5.1 陪护端交互设计实践检验 | 第97-102页 |
5.1.1 可用性测试 | 第97-99页 |
5.1.2 趣味性测试 | 第99-101页 |
5.1.3 参与性测试 | 第101-102页 |
5.2 移动端交互设计实践检验 | 第102-106页 |
5.2.1 接受度测试 | 第102-104页 |
5.2.2 专家测评 | 第104-10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3页 |
致谢 | 第113-115页 |
附录A 家庭亲子交互状况研究调查问卷 | 第115-121页 |
附录B 学前儿童亲子交互调查问卷 | 第121-127页 |
附录C 个人访谈及焦点小组提纲 | 第127-129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