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R模型的绿色道路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可持续发展 | 第10-11页 |
1.2.2 绿色道路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3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4 研究范围与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绿色道路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23页 |
2.1 绿色道路 | 第16-20页 |
2.1.1 绿色道路评价体系 | 第16-18页 |
2.1.2 绿色道路指标权重 | 第18-20页 |
2.2 绿色道路全生命周期 | 第20-21页 |
2.2.1 绿色道路全生命周期构成要素 | 第20-21页 |
2.2.2 绿色道路指标体系要求与原则 | 第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3页 |
第3章 绿色道路指标体系构建 | 第23-39页 |
3.1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模式 | 第23-24页 |
3.2 绿色道路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 第24-25页 |
3.2.1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 第24页 |
3.2.2 绿色道路评价指标体系 | 第24-25页 |
3.3 规划设计阶段指标体系 | 第25-31页 |
3.3.1 规划设计阶段压力层指标 | 第26-28页 |
3.3.2 规划设计阶段状态层指标 | 第28-30页 |
3.3.3 规划设计阶段层响应指标 | 第30-31页 |
3.4 材料运输阶段指标体系 | 第31-34页 |
3.4.1 材料运输阶段压力层指标 | 第31-32页 |
3.4.2 材料运输阶段状态层指标 | 第32-33页 |
3.4.3 材料运输阶段响应层指标 | 第33-34页 |
3.5 施工运营阶段指标体系 | 第34-38页 |
3.5.1 施工运营阶段压力层指标 | 第35-36页 |
3.5.2 施工运营阶段状态层指标 | 第36-37页 |
3.5.3 施工运营阶段响应层指标 | 第37-3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绿色道路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第39-47页 |
4.1 绿色道路指标权重确定 | 第39-40页 |
4.2 序关系分析法 | 第40-42页 |
4.2.1 确定序关系 | 第40-41页 |
4.2.2 计算权重系数 | 第41-42页 |
4.2.3 元素的组合权重 | 第42页 |
4.3 绿色道路评价 | 第42-44页 |
4.4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44-45页 |
4.4.1 绿色道路指标集、评价集与权重集 | 第44页 |
4.4.2 模糊判断矩阵与多级模糊评价 | 第44-45页 |
4.5 绿色度分析法 | 第45-4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5章 案例分析 | 第47-70页 |
5.1 工程背景 | 第47-48页 |
5.1.1 工程概况 | 第47-48页 |
5.2 案例工程指标因素集 | 第48-49页 |
5.2.1 规划设计阶段指标因素集 | 第48页 |
5.2.2 材料运输阶段指标因素集 | 第48页 |
5.2.3 施工运营阶段指标因素集 | 第48-49页 |
5.3 案例工程指标评价集 | 第49-50页 |
5.4 案例工程指标权重计算 | 第50-59页 |
5.4.1 规划设计阶段指标权重 | 第50-54页 |
5.4.2 材料运输阶段指标权重 | 第54-56页 |
5.4.3 施工运营阶段指标权重 | 第56-59页 |
5.5 案例工程指标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59-65页 |
5.5.1 指标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59-64页 |
5.5.2 指标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64-65页 |
5.6 案例工程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65-69页 |
5.6.1 规划设计阶段评价结果分析 | 第65-66页 |
5.6.2 材料运输阶段评价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5.6.3 施工运营阶段评价结果分析 | 第67-69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6章 绿色道路建设的建议与对策 | 第70-82页 |
6.1 绿色道路规划设计阶段建议与对策 | 第70-74页 |
6.1.1 压力层指标建议对策 | 第70-71页 |
6.1.2 状态层指标建议对策 | 第71-73页 |
6.1.3 响应层指标建议对策 | 第73-74页 |
6.2 绿色道路材料运输阶段建议与对策 | 第74-77页 |
6.2.1 压力层指标建议对策 | 第74-75页 |
6.2.2 状态层指标建议对策 | 第75-76页 |
6.2.3 响应层指标建议对策 | 第76-77页 |
6.3 绿色道路施工运营阶段建议与对策 | 第77-81页 |
6.3.1 压力层指标建议对策 | 第77-79页 |
6.3.2 状态层指标建议对策 | 第79页 |
6.3.3 响应层指标建议对策 | 第79-8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5页 |
7.1 结论 | 第82-83页 |
7.1.1 创新点 | 第82页 |
7.1.2 不足之处 | 第82-83页 |
7.2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致谢 | 第91-9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