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结构关键区域局部分析 | 第10-13页 |
1.1.1 局部分析的重要性 | 第10-11页 |
1.1.2 局部分析的基本方法 | 第11-13页 |
1.2 有限单元分析方法基本原理 | 第13-15页 |
1.3 钢筋混凝土非线性研究发展历程及成果 | 第15-17页 |
1.4 本文的工程背景 | 第17-20页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0-21页 |
第2章 钢混结合段局部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21-33页 |
2.1 拱脚钢混结合段局部有限元模型建立的基本原理 | 第21-23页 |
2.1.1 局部有限元模型的截取原则和范围 | 第21-22页 |
2.1.2 边界条件的处理 | 第22页 |
2.1.3 网格划分的基本原则 | 第22-23页 |
2.2 钢混结合段弹性局部模型的建立 | 第23-25页 |
2.2.1 基本假定 | 第23页 |
2.2.2 局部模型简化处理 | 第23-24页 |
2.2.3 有限元模型 | 第24-25页 |
2.3 钢混结合段材料非线性局部模型的建立 | 第25-32页 |
2.3.1 基本理论依据 | 第25-30页 |
2.3.2 非线性有限元模型 | 第30-3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拱脚钢混结合区域应力分析 | 第33-52页 |
3.1 模型材料及荷载处理 | 第33-35页 |
3.1.1 模型材料 | 第33-34页 |
3.1.2 运营阶段最不利荷载工况的确定 | 第34-35页 |
3.2 不同荷载工况下结合区域构件应力分析 | 第35-47页 |
3.2.1 工况一构件应力分析 | 第35-41页 |
3.2.2 工况二构件应力分析 | 第41-47页 |
3.3 有限元模型网格离散误差分析 | 第47-50页 |
3.3.1 网格误差分析基本理论 | 第47-48页 |
3.3.2 局部模型网格误差估计 | 第48-5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钢拱肋拱脚填充砼与否结合段受力对比分析 | 第52-61页 |
4.1 对比分析模型及边界条件模拟 | 第52-53页 |
4.1.1 模型模拟 | 第52页 |
4.1.2 边界荷载施加 | 第52-53页 |
4.2 两种构造形式下结合区域各构件应力对比分析 | 第53-60页 |
4.2.1 混凝土拱座 | 第53-56页 |
4.2.2 下承压钢板 | 第56-58页 |
4.2.3 钢箱拱肋 | 第58-6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5章 拱脚结合区域材料非线性力学行为分析 | 第61-74页 |
5.1 结构非线性分析 | 第61-65页 |
5.1.1 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非线性分析的特点 | 第62页 |
5.1.2 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非线性分析的难点 | 第62-63页 |
5.1.3 混凝土的本构模型及裂缝分析 | 第63-65页 |
5.2 材料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加载及求解控制 | 第65-66页 |
5.2.1 模型加载 | 第65页 |
5.2.2 求解控制 | 第65-66页 |
5.3 局部模型非线性行为分析 | 第66-72页 |
5.3.1 结合段构件应力分析 | 第66-71页 |
5.3.2 局部模型承载能力分析 | 第71-7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结论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