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4页 |
一、寻常型银屑病IL-17A、VEGF的表达及其与PASI评分相关性 | 第14-35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4-20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1.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4-16页 |
1.1.3 实验方法 | 第16-19页 |
1.1.4 寻常型银屑病PASI评分 | 第19-20页 |
1.1.5 结果判定 | 第20页 |
1.1.6 统计学处理 | 第20页 |
1.2 结果 | 第20-31页 |
1.2.1 一般情况 | 第20页 |
1.2.2 银屑病组和健康对照组IL-17A、VEGF在血清中的表达水平 | 第20-22页 |
1.2.3 银屑病组和健康对照组IL-17A、VEGF在皮肤组织中的定位 | 第22-25页 |
1.2.4 银屑病组和健康对照组IL-17A、VEGF在皮肤组织中的半定量分析 | 第25-26页 |
1.2.5 银屑病组血清中IL-17A、VEGF的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的关系 | 第26-27页 |
1.2.6 银屑病组皮肤中IL-17A、VEGF的表达水平与PASI评分的关系 | 第27-29页 |
1.2.7 银屑病组血清和皮肤组织中IL-17A的表达水平与VEGF的关系 | 第29-31页 |
1.3 讨论 | 第31-34页 |
1.4 小结 | 第34-35页 |
二、自体组织包埋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 第35-43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35-39页 |
2.1.1 研究对象 | 第35页 |
2.1.2 诊断标准 | 第35页 |
2.1.3 治疗方法 | 第35-36页 |
2.1.4 主要仪器及试剂 | 第36-37页 |
2.1.5 实验方法 | 第37页 |
2.1.6 寻常型银屑病PASI评分 | 第37-38页 |
2.1.7 结果判定 | 第38-39页 |
2.1.8 不良反应观察 | 第39页 |
2.1.9 统计学处理 | 第39页 |
2.2 结果 | 第39-41页 |
2.2.1 一般情况 | 第39页 |
2.2.2 受试者治疗前后血清中IL-17、VEGF表达水平的比较 | 第39-40页 |
2.2.3受试者治疗前后PASI积分的比较 | 第40页 |
2.2.4 受试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观察 | 第40页 |
2.2.5 不良反应 | 第40-41页 |
2.3 讨论 | 第41-42页 |
2.4 小结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8-49页 |
综述 银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49-65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58-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