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蚕桑论文--蚕的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

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功能基因组研究--家蚕微孢子虫孢壁蛋白NbSWP9与孢壁几丁质结合的分子基础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6页
    1.1 微孢子虫研究概述第12页
    1.2 微孢子虫的生物学特征第12-19页
        1.2.1 微孢子虫的形态与结构第12-14页
        1.2.2 微孢子虫的生活史第14-18页
        1.2.3 微孢子虫的侵染机制第18-19页
    1.3 微孢子虫孢壁蛋白的研究进展第19-20页
    1.4 原生动物囊壁与真菌孢壁构成机制的研究进展第20-26页
        1.4.1 原生动物孢壁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第20-22页
        1.4.2 以酵母为代表的真菌孢壁构成机制的研究进展第22-24页
        1.4.3 微孢子虫孢壁构成机制的研究进展第24-26页
第二章 引言第26-30页
    2.1 研究背景第26页
    2.2 研究目的意义第26-27页
    2.3 研究内容第27-28页
    2.4 技术路线第28-30页
第三章 家蚕微孢子虫几丁质层形成及NbSWP9分布情况的分析第30-4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0-34页
        3.1.1 实验材料第30页
        3.1.2 实验试剂和耗材第30-31页
        3.1.3 实验主要仪器第31页
        3.1.4 试剂配方和实验方法第31-34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4-40页
        3.2.1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家蚕微孢子虫孢壁几丁质和NbSWP9分布情况的观察第34-36页
        3.2.2 感染N.bombycis的家蚕中肠组织中微孢子虫孢壁几丁质形成和NbSWP9分布情况的观察第36-37页
        3.2.3 感染N.bombycis的BmE细胞中微孢子虫孢壁几丁质形成和NbSWP9分布情况的观察第37-40页
    3.3 结论与讨论第40-42页
第四章 NbSWP9与孢壁几丁质结合的关键功能基序鉴定第42-7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2-59页
        4.1.1 实验材料第42页
        4.1.2 实验试剂和耗材第42-43页
        4.1.3 主要实验仪器第43-44页
        4.1.4 试剂配方和实验方法第44-59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59-67页
        4.2.1 NbSWP9与家蚕微孢子虫脱蛋白几丁质壳的结合活性分析第59页
        4.2.2 WT-swp9和截短突变体ΔC-swp9的构建及蛋白纯化第59-62页
        4.2.3 家蚕微孢子虫脱蛋白质几丁质壳的获取第62-63页
        4.2.4 ΔC-SWP9与家蚕微孢子虫脱蛋白几丁质壳结合能力的分析第63-67页
    4.3 结论与讨论第67-70页
第五章 NbSWP9与几丁质结合关键氨基酸位点的鉴定第70-80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70-73页
        5.1.1 实验材料第70页
        5.1.2 实验试剂和耗材第70页
        5.1.3 主要实验仪器第70页
        5.1.4 试剂配方和实验方法第70-73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73-78页
        5.2.1 Nbswp9定点突变体的构建及蛋白与纯化第73-75页
        5.2.2 NbSWP9定点突变体与几丁质壳结合能力的分析第75-78页
    5.3 结论与讨论第78-80页
第六章 综合与结论第80-82页
    6.1 家蚕微孢子虫中孢壁几丁质形成与其结合蛋白NbSWP9分布情况的分析第80页
    6.2 NbSWP9与孢壁几丁质结合关键功能基序的鉴定第80页
    6.3 NbSWP9与几丁质结合的关键氨基酸位点的鉴定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附录第88-90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的研究课题第90-92页
致谢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火警消防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公立医院改革利益相关主体利益诉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