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表 | 第6-9页 |
| 中文摘要 | 第9-13页 |
| ABSTRACT | 第13-17页 |
| 前言 | 第18-19页 |
| 文献回顾 | 第19-35页 |
| 第一部分 宫颈鳞状细胞癌经新辅助放(化)疗后患者预后的病理评估 | 第35-84页 |
| 1 治疗前临床分期对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经新辅助放(化)疗后患者的预后评估分析 | 第35-46页 |
| 1.1 研究对象 | 第35-37页 |
| 1.2 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 1.3 结果 | 第38-44页 |
| 1.4 讨论 | 第44-46页 |
| 2 治疗后病理分期对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经新辅助放(化)疗后患者的预后评估分析 | 第46-52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47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47-48页 |
| 2.3 结果 | 第48-50页 |
| 2.4 讨论 | 第50-52页 |
| 3 WHO双径测量评估标准对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经新辅助放(化)疗后患者的预后评估分析 | 第52-56页 |
| 3.1 研究对象 | 第52页 |
| 3.2 研究方法 | 第52-53页 |
| 3.3 结果 | 第53-55页 |
| 3.4 讨论 | 第55-56页 |
| 4 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 1.1(RECIST 1.1)对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经新辅助放(化)疗后患者的预后评估分析 | 第56-60页 |
| 4.1 研究对象 | 第56-57页 |
| 4.2 研究方法 | 第57页 |
| 4.3 结果 | 第57-59页 |
| 4.4 讨论 | 第59-60页 |
| 5 肿瘤坏死率(TNR)对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经新辅助放(化)疗后患者预后的评估分析 | 第60-65页 |
| 5.1 研究对象 | 第61页 |
| 5.2 研究方法 | 第61-62页 |
| 5.3 结果 | 第62-64页 |
| 5.4 讨论 | 第64-65页 |
| 6 肿瘤衰减率(TRG)对于宫颈鳞状细胞癌经新辅助放(化)疗后患者的预后评估分析 | 第65-69页 |
| 6.1 研究对象 | 第65-66页 |
| 6.2 研究方法 | 第66页 |
| 6.3 结果 | 第66-68页 |
| 6.4 讨论 | 第68-69页 |
| 7 肿瘤浸润深度(TID)以及免疫组化校正的肿瘤浸润深度(TIDC)对于新辅助放(化)疗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分析 | 第69-84页 |
| 7.1 研究对象 | 第70-71页 |
| 7.2 研究方法 | 第71-74页 |
| 7.3 结果 | 第74-79页 |
| 7.4 讨论 | 第79-84页 |
| 第二部分 骨肉瘤经新辅助化疗后患者治疗效果的病理评估 | 第84-104页 |
| 1 新辅助化疗的骨肉瘤患者常规因素与疗效评估的相关性分析 | 第84-94页 |
| 1.1 研究对象 | 第84-86页 |
| 1.2 研究方法 | 第86-87页 |
| 1.3 结果 | 第87-92页 |
| 1.4 讨论 | 第92-94页 |
| 2 新辅助化疗的骨肉瘤患者疗效及预后评估现有标准实施的局限性分析 | 第94-98页 |
| 2.1 研究对象 | 第95页 |
| 2.2 研究方法 | 第95页 |
| 2.3 结果分析及讨论(现行肿瘤疗效评估标准应用于新辅助化疗的骨肉瘤患者的局限性分析) | 第95-98页 |
| 3 肿瘤坏死率(TNR)评估标准对新辅助化疗的骨肉瘤患者治疗效果的评估分析 | 第98-104页 |
| 3.1 研究对象 | 第98-99页 |
| 3.2 研究方法 | 第99页 |
| 3.3 结果 | 第99-102页 |
| 3.4 讨论 | 第102-104页 |
| 小结 | 第104-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20页 |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120-122页 |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