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8页 |
1.1 氮氧化物的来源、危害及其治理 | 第12-15页 |
1.1.1 氮氧化物的来源 | 第12页 |
1.1.2 氮氧化物的危害 | 第12-13页 |
1.1.3 氮氧化物的治理 | 第13-15页 |
1.2 NH_3-SCR催化剂的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贵金属催化剂 | 第15-16页 |
1.2.2 过渡金属催化剂 | 第16-20页 |
1.3 NH_3-SCR反应机理 | 第20-23页 |
1.4 NH_3-SCR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 第23-25页 |
1.5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第二章 理论计算方法 | 第28-36页 |
2.1 量子化学概述 | 第28-29页 |
2.2 密度泛函理论 | 第29-33页 |
2.2.1 Thomas-Fermi模型 | 第29-30页 |
2.2.2 Hohenberg-Kohn定理 | 第30-31页 |
2.2.3 Koho-Sham方程 | 第31-32页 |
2.2.4 交换关联能泛函 | 第32-33页 |
2.3 Dmol3程序包 | 第33页 |
2.4 化学反应过渡态的计算方法 | 第33-36页 |
第三章 (MnO)~+/ZSM-5 表面NH_3-SCR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36-54页 |
3.1 引言 | 第36页 |
3.2 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36-38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8-51页 |
3.3.1 NH_3/NO在Z–[MnO]+表面的吸附 | 第38-41页 |
3.3.2 反应机理 | 第41-5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1-54页 |
第四章 (MnO)~(2+)/ZSM-5 表面NH_3-SCR反应机理的研究 | 第54-72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模型与计算方法 | 第54-5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6-70页 |
4.3.1 NH_3/NO在Z~(2-)[MnO]2+表面的吸附 | 第56-59页 |
4.3.2 反应机理 | 第59-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2-74页 |
5.1 结论 | 第72-73页 |
5.2 建议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