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柴油机论文--理论论文

极端低温环境下柴油机的快速起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绪论第8-17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8-9页
    1.2 冬季低温下柴油机起动困难的原因第9页
    1.3 柴油机低温应急冷起动的主要方式第9-12页
        1.2.1 进气预热第10-11页
        1.2.2 添加辅助液体第11-12页
        1.2.3 电热塞第12页
    1.4 柴油机冷起动和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5 课题研究的必要性第15页
    1.6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5-17页
2.柴油机在极端低温环境下冷起动过程数学模型建立第17-30页
    2.1 模型假设第17-18页
    2.2 柴油机极端低温下冷起动过程主要数学模型的推导与建立第18-20页
    2.3 柴油机极端低温时冷起动工况下各热力过程分析第20-24页
        2.3.1 压缩期第20-21页
        2.3.2 燃烧期第21-22页
        2.3.3 膨胀期第22-23页
        2.3.4 换气期第23-24页
    2.4 柴油机冷起动热力过程边界条件第24-28页
        2.4.1 瞬时气缸工作容积第24-25页
        2.4.2 进排气门的气体流量计算第25-28页
    2.5 柴油机冷起动过程缸内工质各参数的热力学性质第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30页
3.柴油机冷起动工况下子模型的建立第30-38页
    3.1 燃烧放热模型的建立第30-32页
    3.2 换热模型的建立第32-34页
    3.3 摩擦模型的建立第34-35页
    3.4 漏气子模型第35-36页
    3.5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36-37页
    3.6 本章小结第37-38页
4.电磁感应加热电热塞的设计第38-49页
    4.1 电热塞的分类第38-39页
    4.2 电热塞的发展背景简介第39-40页
    4.3 电磁感应加热电热塞的选型及改进设计第40-48页
        4.3.1 电磁感应电热塞的工作原理第41-43页
        4.3.2 电磁感应电热塞放热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3-45页
        4.3.3 电磁感应电热塞的热分析第45-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49页
5.柴油机冷起动模型的计算与结果分析第49-59页
    5.1 改进欧拉法原理第49-50页
    5.2 RUNGE-KUTTA法原理第50页
    5.3 TY1100型柴油机的主要数据及参数第50-52页
    5.4 利用龙格库塔法的程序计算流程图第52-53页
    5.5 柴油机数学模型C语言程序的计算步骤第53页
    5.6 结果分析第53-58页
        5.6.1 冷起动至暖机阶段的计算结果与分析第54-56页
        5.6.2 暖机阶段计算结果与分析第56-58页
    5.7 本章小结第58-59页
6.全文总结和展望第59-61页
    6.1 全文总结第59-60页
    6.2 研究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产圈模式对母猪及哺乳仔猪福利水平的影响
下一篇:谷氨酰胺对牛瘤胃上皮细胞损伤修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