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6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1.1 工作压力 | 第19页 |
2.1.2 新员工 | 第19-20页 |
2.1.3 国有商业银行 | 第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2.2.1 个人—环境匹配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工作需求—控制—支持模型 | 第21页 |
2.2.3 罗宾斯工作压力模型 | 第21-23页 |
第3章 新员工工作压力影响因素模型构建及研究假设 | 第23-29页 |
3.1 研究模型 | 第23页 |
3.2 研究假设 | 第23-29页 |
第4章 重庆国有商业银行新员工工作压力影响因素的研究设计 | 第29-39页 |
4.1 变量的操作化 | 第29-33页 |
4.1.1 自变量 | 第29-32页 |
4.1.2 因变量 | 第32-33页 |
4.2 问卷设计与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4.2.1 问卷设计 | 第33页 |
4.2.2 数据来源 | 第33-34页 |
4.3 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34-39页 |
4.3.1 信度检验 | 第34-36页 |
4.3.2 效度检验 | 第36-39页 |
第5章 重庆国有商业银行新员工工作压力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39-55页 |
5.1 描述性统计 | 第39-41页 |
5.1.1 样本主体特征描述性统计 | 第39-40页 |
5.1.2 新员工工作压力的描述性统计 | 第40-41页 |
5.2 新员工工作压力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 第41-44页 |
5.3 新员工工作压力影响因素与工作压力的相关分析 | 第44-45页 |
5.4 新员工工作压力的回归分析 | 第45-48页 |
5.5 样本特征在工作压力影响因素感知上的差异性分析 | 第48-51页 |
5.5.1 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在性别上的差异性分析 | 第48-49页 |
5.5.2 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在年龄上的差异性分析 | 第49页 |
5.5.3 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在岗位上的差异性分析 | 第49-50页 |
5.5.4 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在学历上的差异性分析 | 第50-51页 |
5.5.5 工作压力影响因素在工作年限上的差异性分析 | 第51页 |
5.6 实证结果 | 第51-55页 |
5.6.1 假设检验结果验证 | 第51-52页 |
5.6.2 模型修正 | 第52-53页 |
5.6.3 实证研究结论 | 第53-55页 |
第6章 缓解国有商业银行新员工工作压力的对策建议 | 第55-63页 |
6.1 合理降低工作需求 | 第55-56页 |
6.1.1 合理制定工作任务 | 第55页 |
6.1.2 改善办公环境 | 第55-56页 |
6.2 建立良好沟通机制 | 第56-57页 |
6.2.1 创建良好的工作氛围 | 第56页 |
6.2.2 鼓励新员工社交 | 第56-57页 |
6.3 重视对新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 | 第57-58页 |
6.3.1 为新员工设计双重职业发展通道 | 第57-58页 |
6.3.2 设计以职业发展为导向的培训机制 | 第58页 |
6.4 对新员工提供员工援助计划 | 第58-60页 |
6.4.1 引导新员工树立正确的压力观 | 第58-59页 |
6.4.2 建立员工帮助方案 | 第59页 |
6.4.3 建立新员工压力档案 | 第59-60页 |
6.4.4 举办心理咨询和解压辅导 | 第60页 |
6.5 提升新员工个人工作能力 | 第60-63页 |
6.5.1 加强对新员工专业知识和通用知识培训 | 第60-61页 |
6.5.2 建立新员工岗位轮换机制 | 第61-63页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63-64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 第69-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