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本课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斜交桥震害 | 第11-13页 |
1.2.1 上部结构破坏 | 第11-12页 |
1.2.2 下部结构破坏 | 第12页 |
1.2.3 支座震害 | 第12-13页 |
1.3 斜交桥地震响应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第13-18页 |
1.3.1 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 第13页 |
1.3.2 上部结构计算模型研究 | 第13-14页 |
1.3.3 碰撞模型研究 | 第14-15页 |
1.3.4 桥面旋转机理研究 | 第15-16页 |
1.3.5 影响参数研究 | 第16-17页 |
1.3.6 限位措施研究 | 第17-18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斜交简支梁桥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9-27页 |
2.1 引言 | 第19页 |
2.2 上部结构计算模型 | 第19-21页 |
2.2.1 单梁模型 | 第19-20页 |
2.2.2 多梁模型 | 第20-21页 |
2.3 碰撞模型 | 第21-23页 |
2.3.1 Hertz-damp碰撞模型 | 第21-22页 |
2.3.2 双线性碰撞模型 | 第22-23页 |
2.4 横向挡块模拟方法 | 第23-24页 |
2.5 桥台模拟方法 | 第24页 |
2.6 支座模拟方法 | 第24-25页 |
2.7 桥墩和盖梁模拟方法 | 第25页 |
2.8 地震动记录选取及输入方向确定 | 第25-26页 |
2.9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三跨斜交简支梁桥简化动力计算模型研究 | 第27-38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三跨斜交简支梁桥计算分析模型 | 第27-30页 |
3.2.1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27-29页 |
3.2.2 碰撞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3.2.3 桥墩、盖梁模型的建立 | 第30页 |
3.3 三跨斜交简支梁桥简化模型可靠性验证方法 | 第30-36页 |
3.3.1 模态对比 | 第30-31页 |
3.3.2 忽略碰撞作用下地震反应对比 | 第31-33页 |
3.3.3 考虑碰撞作用下地震反应对比 | 第33-34页 |
3.3.4 改进的简化模型地震碰撞反应分析 | 第34-36页 |
3.4 本文选用的简化动力计算模型 | 第36-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三跨斜交简支梁桥多模态耦合机理研究 | 第38-49页 |
4.1 引言 | 第38页 |
4.2 斜交桥多模态耦合机理研究 | 第38-39页 |
4.3 不同参数对斜交桥多模态耦合机理的影响 | 第39-48页 |
4.3.1 斜度的影响 | 第39-42页 |
4.3.2 宽跨比的影响 | 第42-45页 |
4.3.3 支座刚度的影响 | 第45-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三跨斜交简支梁桥地震旋转机理及参数影响研究 | 第49-70页 |
5.1 引言 | 第49页 |
5.2 桥面地震旋转机理研究 | 第49-51页 |
5.2.1 忽略结构碰撞作用 | 第49-50页 |
5.2.2 考虑结构碰撞作用 | 第50-51页 |
5.3 忽略结构碰撞作用时参数影响研究 | 第51-56页 |
5.3.1 斜度的影响 | 第51-54页 |
5.3.2 支座刚度的影响 | 第54-56页 |
5.4 考虑结构碰撞作用时参数影响研究 | 第56-68页 |
5.4.1 斜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5.4.2 纵向伸缩缝初始间隙的影响 | 第58-60页 |
5.4.3 横向挡块初始间隙的影响 | 第60-62页 |
5.4.4 桥台填土作用对桥面地震碰撞反应的影响 | 第62-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三跨斜交简支梁桥地震旋转控制研究 | 第70-82页 |
6.1 引言 | 第70页 |
6.2 模型建立 | 第70-74页 |
6.2.1 缆索限位器模型的建立 | 第70-72页 |
6.2.2 X形钢板弹塑性挡块模型的建立 | 第72-74页 |
6.3 桥面旋转控制效果分析 | 第74-75页 |
6.4 X形钢板弹塑性挡块参数影响分析 | 第75-80页 |
6.4.1 屈服强度的影响 | 第75-76页 |
6.4.2 初始刚度的影响 | 第76-78页 |
6.4.3 横向挡块初始间隙的影响 | 第78-80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7.1 结论 | 第82-83页 |
7.2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