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略语 | 第10-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综述 | 第12-18页 |
1.2.1 ATIS国内外发展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出行者交通行为综述 | 第14-16页 |
1.2.3 排放模型综述 | 第16-17页 |
1.2.4 交通仿真模型和尾气排放模型衔接 | 第17页 |
1.2.5 现有研究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9-22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4.2 研究方案 | 第21-2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2章 出行信息服务的概述及研究方法 | 第23-39页 |
2.1 出行信息服务概述 | 第23-28页 |
2.1.1 移动互联终端出行信息服务APP概述 | 第24-27页 |
2.1.2 移动互联终端出行信息服务APP发展现状 | 第27-28页 |
2.2 仿真模型概述 | 第28-37页 |
2.2.1 仿真软件简介 | 第29-33页 |
2.2.2 出行者行为模型 | 第33-34页 |
2.2.3 交通仿真模型 | 第34-35页 |
2.2.4 尾气排放模型 | 第35-37页 |
2.3 评价指标 | 第37-3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模型搭建 | 第39-55页 |
3.1 研究区域概述 | 第39-40页 |
3.2 出行者行为模型构建 | 第40-44页 |
3.2.1 出行者的行为分析 | 第40-42页 |
3.2.2 智能体模型的构建 | 第42-44页 |
3.3 交通仿真模型构建 | 第44-47页 |
3.3.1 交通环境建模 | 第44-45页 |
3.3.2 逻辑建模 | 第45-47页 |
3.4 仿真模型体系桥梁的搭建 | 第47-51页 |
3.4.1 关键点一:微观交通仿真模型路网的拓扑关系识别 | 第47-48页 |
3.4.2 关键点二:微观交通仿真模型路网状态的实时更新 | 第48页 |
3.4.3 关键点三:出行信息服务APP的最优路径推荐 | 第48-50页 |
3.4.4 关键点四: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输出满足评估需求 | 第50-51页 |
3.5 尾气排放模型构建 | 第51-5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模拟结果分析 | 第55-65页 |
4.1 有无APP诱导的效益评估 | 第55-60页 |
4.1.1 典型路段的密度变化情况 | 第55-56页 |
4.1.2 交通网络的利用率变化情况 | 第56-58页 |
4.1.3 出行者效率的变化情况 | 第58-60页 |
4.1.4 尾气排放情况 | 第60页 |
4.2 APP使用率的敏感性分析 | 第60-64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结论 | 第65-68页 |
5.1 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5.2 创新点 | 第66页 |
5.3 局限性和研究展望 | 第66-68页 |
5.3.1 局限性 | 第66-67页 |
5.3.2 研究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