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地区社会学论文--城市社会学论文

怀旧:历史街区文化构建与空间消费--以老门东为例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3页
    二、问题提出第13-15页
    三、研究意义第15-18页
第二章 理论与文献研究第18-39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8-20页
    二、批判主义的消费经典视角第20-25页
    三、社会功能性的消费经典视角第25-27页
    四、“怀旧”的社会学话语分析第27-35页
    五、空间社会学相关视角第35-39页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39-43页
    一、研究对象第39-40页
    二、研究方法第40-41页
    三、研究逻辑第41-43页
第四章 空间实践与叙事:“怀旧文化”构建第43-58页
    一、“城南旧事”:文化植入与肌理重塑第43-46页
    二、空间符号:集体记忆与旧时符号第46-51页
    三、地方记忆再生产:文化怀旧与商业时尚的融合第51-58页
第五章 消费主义与怀旧情绪:空间想象与空间消费第58-71页
    一、空间感知:作为“怀旧”消费对象的“老门东”第58-62页
    二、空间想象:文化象征与“暗示意义链”第62-66页
    三、空间消费:“怀旧”的行为表达第66-71页
第六章 历史街区的文化转型:空间权利与“怀旧政治”第71-78页
    一、审视者与“怀旧政治”:合法性建构第71-73页
    二、迎合者与市场驱力:资本与文化共谋第73-74页
    三、消费者与精英叙事:新富阶层身份认同第74-76页
    四、传播者与文化媒介:“精英性”的消解第76-78页
第七章 认知与讨论第78-83页
    一、城市更新与文化自觉:“文化建构”正功能第78-79页
    二、消费区隔与空间失配:“空间实践”负功能第79-81页
    三、城市权利与空间正义:城市化的永恒课题第81-83页
参考文献第83-87页
附录第87-90页
    一、调查问卷第87-88页
    二、访谈提纲第88-89页
    三、访谈对象基本资料第89-90页
致谢第90-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智能功率模块封装热设计
下一篇:混合项目反应理论模型在项目功能差异中的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