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理测量的矿工不安全行为实验研究
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19页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选题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第13-16页 |
1.2.1 不安全行为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不安全行为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3 存在的问题和本研究的出发点 | 第15-16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18-19页 |
2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9-31页 |
2.1 不安全行为基础理论分析 | 第19-20页 |
2.1.1 不安全行为的概念 | 第19-20页 |
2.1.2 不安全行为的分类 | 第20页 |
2.2 不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 | 第20-25页 |
2.2.1 生理因素 | 第21-22页 |
2.2.2 心理因素 | 第22-23页 |
2.2.3 环境因素 | 第23-25页 |
2.2.4 组织与管理 | 第25页 |
2.3 不安全行为的形成机理 | 第25-28页 |
2.4 疲劳的概述 | 第28-30页 |
2.4.1 疲劳的分类 | 第28-29页 |
2.4.2 疲劳产生与变化的几个特征 | 第29页 |
2.4.3 疲劳的仪器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矿工不安全行为生理测量实验系统 | 第31-53页 |
3.1 生理测量实验指标的确定 | 第31-35页 |
3.1.1 人的行为与其生理的关系 | 第31-33页 |
3.1.2 生理测量指标的确定 | 第33-35页 |
3.2 噪声场景下行为能力测量系统的构建 | 第35-51页 |
3.2.1 实验仪器 | 第35-37页 |
3.2.2 实验对象 | 第37-38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38页 |
3.2.4 实验全程 | 第38-39页 |
3.2.5 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 第39-40页 |
3.2.6 实验数据的整理与研究 | 第40-51页 |
3.3 不同实验阶段被试的安全行为能力测评 | 第51-5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4 生理疲劳与不安全行为能力之间的关系与应用 | 第53-57页 |
4.1 能力与安全 | 第53页 |
4.2 生理疲劳度的计算 | 第53-54页 |
4.3 生理疲劳度与与各生理指标的线性回归分析 | 第54-57页 |
5 矿工不安全行为的预防与控制 | 第57-59页 |
5.1 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 第57页 |
5.2 适当调整轮班工作制度 | 第57页 |
5.3 作业环境管理 | 第57-58页 |
5.4 建立合理的医疗监督制度 | 第5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6.1 本文所做的工作及结论 | 第59-60页 |
6.1.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59页 |
6.1.2 结论 | 第59-60页 |
6.2 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作者简历 | 第67-6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