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论文中主要符号说明 | 第9-14页 |
1 绪论 | 第14-26页 |
1.1 论文的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5-23页 |
1.2.1 硬质合金的结构与性能 | 第15-17页 |
1.2.2 硬脆材料以及硬质合金的精密加工技术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3 硬脆材料以及硬质合金的超声振动辅助切削 | 第19-21页 |
1.2.4 硬脆材料的激光加热辅助切削 | 第21-23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4-26页 |
2 激光加热与超声激励下的硬质合金非局部损伤模型 | 第26-48页 |
2.1 基于非局部理论的材料损伤本构关系 | 第26-30页 |
2.1.1 基于非局部理论的本构关系 | 第26-29页 |
2.1.2 一维线性非局部损伤模型及其控制方程 | 第29-30页 |
2.2 激光超声复合下的硬质合金损伤本构关系 | 第30-37页 |
2.2.1 激光超声复合下的非局部核函数 | 第30-34页 |
2.2.2 激光超声复合下的损伤本构关系的建立 | 第34-37页 |
2.3 激光超声复合下的硬质合金拉伸仿真 | 第37-47页 |
2.3.1 超声振动拉伸试件的设计 | 第37-40页 |
2.3.2 拉伸仿真分析 | 第40-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3 激光超声复合精密切削硬质合金实验系统研究 | 第48-66页 |
3.1 激光超声复合精密切削实验系统的组成 | 第48-51页 |
3.1.1 二维超声振动装置 | 第48-49页 |
3.1.2 激光器的选择 | 第49-50页 |
3.1.3 激光超声复合精密切削实验平台的搭建 | 第50-51页 |
3.2 变幅杆上斜槽的结构设计 | 第51-59页 |
3.2.1 斜槽几何参数对纵弯椭圆振动系统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52-55页 |
3.2.2 开斜槽变幅杆纵弯振动的有限元分析 | 第55-59页 |
3.3 二维超声振动装置切削性能实验 | 第59-64页 |
3.3.1 变幅杆的选择 | 第59-61页 |
3.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4 激光超声复合切削硬质合金脆性—延性特性转变条件 | 第66-92页 |
4.1 切削硬质合金过程中脆性—延性转变的临界条件 | 第66-71页 |
4.1.1 普通切削硬质合金的理论临界切削深度研究 | 第67页 |
4.1.2 超声椭圆振动切削硬质合金的理论临界切削深度研究 | 第67-70页 |
4.1.3 激光超声复合精密切削硬质合金的理论临界切削深度研究 | 第70-71页 |
4.2 影响临界切削深度的因素分析 | 第71-74页 |
4.2.1 不同加工模式切削速度对临界切深的影响 | 第71-72页 |
4.2.2 刀具刃口半径对临界切削深度的影响 | 第72-73页 |
4.2.3 温度与材料对临界切削深度的影响 | 第73-74页 |
4.3 仿切削刻划实验 | 第74-80页 |
4.3.1 实验平台与实验条件 | 第74-76页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76-80页 |
4.4 脆性—延性转变对加工表面质量的影响 | 第80-89页 |
4.4.1 实验方案 | 第80-82页 |
4.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82-89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9-92页 |
5 激光超声复合切削硬质合金时的切削力研究 | 第92-112页 |
5.1 激光超声复合加工硬质合金的理论切削力 | 第92-96页 |
5.1.1 激光超声复合加工硬质合金的切削力理论模型 | 第92-93页 |
5.1.2 激光超声复合加工硬质合金时的参数描述 | 第93-96页 |
5.2 激光超声复合精密切削硬质合金加工过程仿真 | 第96-106页 |
5.2.1 材料特性及材料模型的建立 | 第96-97页 |
5.2.2 激光超声复合切削工艺参数的选择 | 第97-98页 |
5.2.3 激光超声复合精密切削硬质合金有限元仿真的结果与分析 | 第98-106页 |
5.3 激光超声复合切削硬质合金实验 | 第106-111页 |
5.3.1 实验条件 | 第106-107页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07-11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6 激光超声复合切削硬质合金刀具时的磨损实验 | 第112-122页 |
6.1 刀具磨损原因及过程 | 第112-113页 |
6.1.1 刀具磨损原因 | 第112页 |
6.1.2 刀具磨损过程 | 第112-113页 |
6.2 刀具磨损实验 | 第113-118页 |
6.2.1 实验方案及参数选择 | 第113-114页 |
6.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14-118页 |
6.3 刀具磨损对表面质量影响 | 第118-11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9-122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22-126页 |
7.1 本文主要工作和得出的主要结论 | 第122-124页 |
7.2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24页 |
7.3 展望 | 第124-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36页 |
作者简历 | 第136-13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