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水下通信(声纳通信)论文

宽带水声信道参数估计及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8-27页
    1.1 研究背景第18-22页
        1.1.1 水下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声波第18页
        1.1.2 水声学的发展第18-19页
        1.1.3 现代水声通信的发展第19-20页
        1.1.4 水声信道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第20-22页
    1.2 研究意义第22-23页
    1.3 研究现状第23-24页
    1.4 论文主要工作第24-26页
    1.5 论文结构安排第26-27页
第二章 宽带水声信道模型第27-54页
    2.1 声场建模基本理论第27-29页
    2.2 射线理论第29-38页
        2.2.1 射线弯曲第29-30页
        2.2.2 数学推导第30-37页
        2.2.3 本征声线与传输损耗第37-38页
    2.3 基于射线的时域宽带传播模型第38-40页
    2.4 水声Doppler效应第40-43页
        2.4.1 造成Doppler频移的因素第40-42页
        2.4.2 窄带与宽带Doppler效应第42-43页
    2.5 宽带水声信道模型第43-46页
        2.5.1 确定性描述第43-44页
        2.5.2 时变冲激响应第44-45页
        2.5.3 多尺度多时延特征第45-46页
    2.6 BELLHOP水声信道建模工具第46-53页
        2.6.1 BELLHOP模型的输入输出结构第46页
        2.6.2 时变信道建模第46-48页
        2.6.3 多尺度多时延信道建模第48-53页
    2.7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三章 基于宽带相关处理的水声信道参数估计第54-85页
    3.1 宽带相关处理第55-57页
        3.1.1 宽带模糊度函数及单径参数估计原理第55页
        3.1.2 宽带相关过程与小波变换的关系第55-57页
        3.1.3 宽带卷积第57页
    3.2 基于宽带解卷积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第57-59页
    3.3 基于匹配追踪的信道参数估计方法第59-64页
        3.3.1 匹配追踪简介第59-61页
        3.3.2 基于匹配追踪的水声信道参数估计第61-64页
    3.4 基于有理小波-宽带相关处理的信道参数估计第64-74页
        3.4.1 有理小波的构造第66-67页
        3.4.2 尺度和时延参数的离散化第67-68页
        3.4.3 母小波的时域剪裁第68-70页
        3.4.4 基于有理小波的宽带解卷积信道估计第70-72页
        3.4.5 基于有理小波的匹配追踪信道估计第72-73页
        3.4.6 计算复杂度分析第73-74页
    3.5 仿真实验第74-83页
        3.5.1 基于有理小波的宽带解卷积信道估计仿真第74-77页
        3.5.2 基于有理小波的匹配追踪信道估计仿真第77-83页
    3.6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四章 基于分数阶Fourier变换的水声信道参数估计第85-119页
    4.1 分数阶Fourier变换第85-88页
        4.1.1 FRFT的定义第85-86页
        4.1.2 FRFT的核函数和逆变换第86页
        4.1.3 FRFT的性质第86-87页
        4.1.4 离散FRFT和快速算法第87-88页
    4.2 LFM信号的FRFT第88-89页
    4.3 FRFT变换域的模糊度函数第89-91页
    4.4 基于FRFT的LFM信号参数估计第91-94页
        4.4.1 尺度因子的估计第92-94页
        4.4.2 时延和幅度的估计第94页
    4.5 多分量LFM信号分离方法第94-98页
        4.5.1 FRFT滤波法第96页
        4.5.2 ST-FRFT滤波法第96-98页
    4.6 基于FRFT的宽带水声信道参数估计方法第98-103页
        4.6.1 FRFT域脉冲压缩第99页
        4.6.2 时域脉冲压缩第99-100页
        4.6.3 带分数阶校正的双重迭代信道估计算法第100页
        4.6.4 与其他方法的比较第100-103页
    4.7 仿真实验第103-117页
        4.7.1 多尺度多时延LFM信号分离性能仿真第103-108页
        4.7.2 拟定参数的信道仿真第108-115页
        4.7.3 利用BELLHOP的信道仿真第115-117页
    4.8 本章小结第117-119页
第五章 水声双曲调频-扩频通信技术研究第119-139页
    5.1 调频-扩频载波通信概述第120-122页
        5.1.1 调频-扩频载波调制 (S2C)第120-122页
        5.1.2 信号解扩第122页
    5.2 双曲调频-扩频通信方案第122-128页
        5.2.1 HFM信号第123-126页
        5.2.2 双曲调频-扩频通信帧结构第126-127页
        5.2.3 调频-扩频通信系统结构设计第127-128页
    5.3 多带传输第128-131页
    5.4 仿真实验第131-138页
        5.4.1 S2C方案仿真第131-133页
        5.4.2 双曲调频-扩频调制仿真第133页
        5.4.3 BELLHOP信道下的性能第133-138页
    5.5 本章小结第138-139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39-141页
    6.1 主要结论第139-140页
    6.2 研究展望第140-141页
参考文献第141-153页
附录第153-156页
    附录1 经过尺度、时延的信号的分数阶Fourier变换第153-154页
    附录2 关于 4.6.1 节所陈述理论的证明第154-156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56-158页
致谢第158-160页
附件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景观权及其法律保护
下一篇:刑事司法激励供述机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