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前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章综述 | 第9-21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CO_2吸附剂 | 第9-19页 |
1.2.1 类水滑石化合物 | 第10-16页 |
1.2.2 CaO | 第16-18页 |
1.2.3 其他CO_2吸附剂 | 第18-19页 |
1.3 论文研究工作的提出 | 第19-2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1-25页 |
2.1 实验原料 | 第21页 |
2.2 吸附剂制备 | 第21-22页 |
2.3 吸附剂性能评价 | 第22-23页 |
2.3.1 实验设备与流程 | 第22页 |
2.3.2 计算方法 | 第22-23页 |
2.4 吸附剂的表征 | 第23-25页 |
2.4.1 热失重分析(TGA) | 第23页 |
2.4.2 X射线衍射(XRD) | 第23页 |
2.4.3 扫描电镜(SEM) | 第23页 |
2.4.4 物理吸附(BET) | 第23-24页 |
2.4.5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OES) | 第24-25页 |
第三章 不同类水滑石前驱体的选取 | 第25-60页 |
3.1 Ca_(1-x)Al_x(OH)_2(ClO_4)_x衍生复合氧化物CO_2吸附性能研究 | 第25-37页 |
3.1.1 热稳定性 | 第25-26页 |
3.1.2 焙烧温度的考察 | 第26-29页 |
3.1.3 不同Ca/Al的Ca_(1-x)Al_x(OH)_2(ClO_4)_x衍生复合氧化物吸附性能研究 | 第29-34页 |
3.1.4 Ca/Al=3 的Ca_(1-x)Al_x(OH)_2(ClO_4)_x衍生复合氧化物的稳定性研究 | 第34-37页 |
3.2 CaMgAl-CO_3衍生复合氧化物CO_2吸附性能研究 | 第37-40页 |
3.2.1 吸附剂的表征 | 第37-38页 |
3.2.2 吸附性能 | 第38-39页 |
3.2.3 不同焙烧温度的考察 | 第39-40页 |
3.3 Ca_(1-x)Al_x(OH)_2(CO_3)_(x/2)衍生复合氧化物CO_2吸附性能研究 | 第40-44页 |
3.3.1 Ca_(1-x)Al_x(OH)_2(CO_3)_(x/2)类水滑石的热稳定性 | 第40-41页 |
3.3.2 不同Ca/Al的Ca_(1-x)Al_x(OH)_2(CO_3)_(x/2)衍生复合氧化物吸附、解吸性能 | 第41-44页 |
3.4 不同类水滑石衍生Ca基氧化物吸附性能的比较 | 第44-45页 |
3.5 制备条件对Ca_(1-x)Al_x(OH)_2(CO_3)_(x/2)衍生复合氧化物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45-55页 |
3.5.1 共沉淀反应温度的影响 | 第45-48页 |
3.5.2 晶化温度的影响 | 第48-52页 |
3.5.3 晶化时间的影响 | 第52-55页 |
3.6 吸附工艺条件对Ca_(1-x)Al_x(OH)_2(CO_3)_(x/2)衍生复合氧化物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55-58页 |
3.6.1 CO_2浓度的影响 | 第55页 |
3.6.2 CO_2流量的影响 | 第55-56页 |
3.6.3 吸附温度和脱附温度的影响 | 第56-58页 |
3.7 小结 | 第58-60页 |
第四章 H_2O对吸附剂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60-72页 |
4.1 H_2O含量对CaAl复合氧化物吸附性能的影响 | 第60-62页 |
4.2 SEM表征 | 第62-63页 |
4.3 CaAl复合氧化物吸附H_2O的机理 | 第63-66页 |
4.3.1 对吸附过程的影响 | 第63-65页 |
4.3.2 对脱附过程的影响 | 第65-66页 |
4.4 水对失活后吸附剂的再生 | 第66-68页 |
4.4.1 SEM表征 | 第67-68页 |
4.5 长周期稳定性测试 | 第68-70页 |
4.6 水对吸附脱附过程的作用机理 | 第70-71页 |
4.7 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2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