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导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2.1 已有研究 | 第12-15页 |
1.2.2 国内外研究评价 | 第15-16页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1.4.1 本文创新点 | 第17页 |
1.4.2 本文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农产品加工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第18-25页 |
2.1 农产品加工业概念 | 第18-20页 |
2.1.1 农产品加工业的内涵 | 第18-19页 |
2.1.2 农产品加工业的外延 | 第19页 |
2.1.3 农产品、农产品加工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关系 | 第19-20页 |
2.1.4 农产品加工业的不同阶段划分 | 第20页 |
2.2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2.2.1 发展极理论 | 第20-21页 |
2.2.2 有限发展主导产业理论 | 第21-22页 |
2.2.3 产业链理论 | 第22-23页 |
2.2.4 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23-25页 |
3 岱岳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重要意义 | 第25-32页 |
3.1 实现县域经济工业化的重要途径 | 第25-26页 |
3.2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要求 | 第26-28页 |
3.3 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 | 第28-30页 |
3.4 稳定农业发展的长久之策 | 第30-32页 |
4 岱岳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 第32-48页 |
4.1 岱岳区农产品发展条件分析 | 第32-38页 |
4.1.1 气候条件 | 第32-33页 |
4.1.2 农业自然资源丰富 | 第33-35页 |
4.1.3 地理条件良好 | 第35-36页 |
4.1.4 劳动力资源丰富 | 第36-37页 |
4.1.5 消费市场广阔 | 第37-38页 |
4.2 岱岳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38-44页 |
4.2.1 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 第38-40页 |
4.2.2 初步形成了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 第40-41页 |
4.2.3 农产品加工业收益初见成效 | 第41-42页 |
4.2.4 实现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模式多样化 | 第42-44页 |
4.3 岱岳区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4-48页 |
4.3.1 农产品加工业实力不强,市场竞争力弱 | 第44-45页 |
4.3.2 特色不突出,缺乏知名品牌 | 第45-46页 |
4.3.3 企业技术装备落后,综合利用能力低 | 第46页 |
4.3.4 资金严重匮乏,融资渠道狭窄 | 第46-48页 |
5 岱岳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对策建议 | 第48-59页 |
5.1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 第48-50页 |
5.1.1 提高农业科技转化能力 | 第48-49页 |
5.1.2 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 | 第49页 |
5.1.3 提升农业械化水平 | 第49-50页 |
5.2 培育龙头企业 | 第50-52页 |
5.2.1 要突出重点,扶优扶强 | 第50页 |
5.2.2 要健全利益联结机制 | 第50-51页 |
5.2.3 提高组织化程度 | 第51页 |
5.2.4 制定扶持政策,搞好服务引导 | 第51-52页 |
5.3 加大创新力度 | 第52-55页 |
5.3.1 进行发展模式创新 | 第52-53页 |
5.3.2 推进科技创新 | 第53-54页 |
5.3.3 搞好品牌创新 | 第54-55页 |
5.3.4 扶持特色创新 | 第55页 |
5.4 切实解决资金问题 | 第55-59页 |
5.4.1 拓展融资渠道 | 第56-57页 |
5.4.2 健全担保体系 | 第57页 |
5.4.3 提升企业信誉 | 第57-59页 |
6 总结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