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结构健康监测和损伤识别的意义 | 第10-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8页 |
·基于固有频率变化的损伤识别方法 | 第14页 |
·基于位移、应变模态参数变化的损伤识别技术 | 第14-15页 |
·基于应变能的损伤识别技术 | 第15页 |
·基于柔度变化的损伤识别技术 | 第15-16页 |
·基于振型变化的损伤识别技术 | 第16页 |
·基于神经网络的损伤识别技术 | 第16-18页 |
·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损伤识别策略 | 第18页 |
·基于曲率模态的结构健康检测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目前结构损伤检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模态参数识别 | 第22-28页 |
·系统识别与参数识别 | 第22-23页 |
·参数识别方法分类 | 第23-24页 |
·识别的准则 | 第24-27页 |
·参数识别的应用 | 第27-28页 |
第3章 曲率差值法分析理论 | 第28-37页 |
·引言 | 第28页 |
·曲率差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28-35页 |
·结构弯曲振动的曲率响应模态方程推导 | 第28-31页 |
·曲率模态振型之间的正交性 | 第31-32页 |
·曲率频响函数及曲率模态试验 | 第32-35页 |
·柔度曲率差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35-36页 |
·柔度矩阵的基本原理 | 第35页 |
·柔度矩阵的显式表达式 | 第35-36页 |
·模态柔度曲率差 | 第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下承式系杆拱桥拱肋损伤识别数值分析 | 第37-54页 |
·下承式系杆拱桥模型 | 第37-38页 |
·下承式系杆拱桥拱肋损伤识别分析 | 第38-51页 |
·试验工况1:接近跨中拱肋某一单元不同程度损伤数值模拟 | 第38-42页 |
·试验工况2:接近1/4 处拱肋某一单元不同程度损伤的数值模拟 | 第42-44页 |
·试验工况3:接近边拱肋某一单元不同程度损伤的数值模拟 | 第44-45页 |
·试验工况4:不同单元的同一种损伤数值模拟 | 第45-47页 |
·试验工况5:不同单元的不同损伤数值模拟 | 第47-51页 |
·损伤前后拱桥频率的对比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5章 损伤识别试验研究 | 第54-63页 |
·随机子空间方法识别模态参数 | 第54-56页 |
·拱肋损伤识别试验研究 | 第56-62页 |
·试验模型 | 第56页 |
·试验仪器 | 第56页 |
·加速度传感器的布置 | 第56-57页 |
·试验工况 | 第57-58页 |
·试验数据处理及结果分析 | 第58-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展望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