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金属结构论文--各类钢结构论文--钢管结构论文

主方支圆搭接节点的承载力与滞回性能分析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概述第11-14页
     ·钢管结构的应用与特点第11页
     ·钢管结构的节点第11-12页
     ·钢管相贯节点第12-14页
   ·相贯节点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第14-16页
     ·相贯节点的研究方法第14页
     ·相贯节点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本文研究的背景、内容和意义第16-17页
     ·本文的研究背景第16页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6页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16-17页
第2章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理论第17-23页
   ·引言第17页
   ·有限元概述第17页
   ·非线性理论第17-20页
   ·求解方法第20-22页
   ·求解注意事项第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3章 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23-29页
   ·ANSYS 分析程序的选择和介绍第23-24页
   ·节点主要几何参数第24页
   ·支管和主管的长度确定第24-25页
   ·材料的性能第25-26页
   ·单元类型的选择第26页
   ·划分网格第26-27页
   ·边界条件和加载方式第27-28页
   ·计算技巧第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4章 主方支圆K 形搭接节点的承载力分析第29-49页
   ·引言第29页
   ·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判定准则第29-32页
     ·常用的几种判定准则第29-32页
     ·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判定准则第32页
   ·受力过程分析第32-34页
   ·节点承载力的参数分析第34-38页
     ·支主管径宽比β第34-35页
     ·主管宽厚比γ第35-36页
     ·支主管厚度比τ第36-37页
     ·支主管夹角θ第37-38页
   ·搭接率对节点的影响第38-42页
     ·搭接率Ov 对节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第38-40页
     ·搭接节点与零间隙节点的对比第40-42页
   ·内隐蔽焊缝和搭接顺序对节点的影响第42-47页
     ·节点的分类第42页
     ·CN 型节点与CW 型节点的对比第42-44页
     ·TN 型节点与TW 型节点的对比第44-45页
     ·TW 型节点与CW 型节点的对比第45-46页
     ·TN 型节点与CN 型节点的对比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5章 主方支圆K 形钢管节点的滞回性能分析第49-70页
   ·引言第49页
   ·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第49-50页
     ·建立模型第49页
     ·加载方式的确定第49-50页
   ·节点几何参数对滞回性能的影响第50-56页
     ·支主管径宽比β第50-51页
     ·支主管宽厚比τ第51-52页
     ·支主管夹角θ第52-53页
     ·主管宽厚比γ第53-54页
     ·搭接率Ov第54-55页
     ·节点滞回曲线的分析第55-56页
   ·节点能量耗散系数的分析第56-59页
     ·能量耗散系数的概念第56-57页
     ·能量耗散系数的分析第57-59页
   ·节点骨架曲线的分析第59-62页
   ·节点延性系数的分析第62-64页
   ·节点承载力的分析第64-65页
   ·节点刚度退化的分析第65-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与展望第70-72页
 结论第70-71页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致谢第76-77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78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供水管网多工况优化设计
下一篇:带开孔核心管的双钢管约束屈曲支撑抗震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