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丛枝菌根(AM)真菌对生态浮床功能影响的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30页
    1.1 城市地表水污染及治理第16-17页
        1.1.1 城市地表水污染现状第16页
        1.1.2 城市地表水污染的治理第16-17页
    1.2 生态浮床技术第17-22页
        1.2.1 生态浮床技术的功能与作用机理第18-19页
        1.2.2 生态浮床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第19-21页
        1.2.3 生态浮床技术的缺点及应对策略第21-22页
    1.3 丛枝菌根(AM)第22-26页
        1.3.1 丛枝菌根简介第22-23页
        1.3.2 AM真菌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第23-24页
        1.3.3 湿地植物的丛枝菌根第24-26页
    1.4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思路第26-30页
        1.4.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26-27页
        1.4.2 技术路线第27-28页
        1.4.3 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二章 水体磷浓度对AM真菌侵染浮床植物及植物生长的影响第30-48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实验材料第30-33页
    2.3 实验设计与内容第33-35页
        2.3.1 实验设计第33页
        2.3.2 实验实施第33-34页
        2.3.3 测试指标与测试方法第34-35页
    2.4 数据处理第35页
    2.5 结果与分析第35-45页
        2.5.1 菌根侵染率第35-36页
        2.5.2 叶绿素第36-38页
        2.5.3 根系活力第38-40页
        2.5.4 植物生长第40-41页
        2.5.5 植物磷含量第41-43页
        2.5.6 植物氮含量第43-45页
    2.6 讨论第45-46页
    2.7 小结第46-48页
第三章 AM真菌对浮床植物耐受重金属胁迫的影响第48-60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实验材料第48页
    3.3 实验设计与内容第48-50页
        3.3.1 实验设计第49页
        3.3.2 实验实施第49页
        3.3.3 测定指标与测试方法第49-50页
    3.4 数据处理第50页
    3.5 结果与分析第50-57页
        3.5.1 菌根侵染率第50-51页
        3.5.2 生物量第51-52页
        3.5.3 叶绿素第52-54页
        3.5.4 POD酶活性第54-55页
        3.5.5 泌氧速率第55-56页
        3.5.6 Cd吸收与分配第56-57页
    3.6 讨论第57-58页
    3.7 小结第58-60页
第四章 AM真菌对生态浮床处理生活污水效果的影响第60-76页
    4.1 引言第60页
    4.2 实验材料第60-63页
    4.3 实验设计与内容第63-66页
        4.3.1 实验设计第63页
        4.3.2 实验实施第63-65页
        4.3.3 测定指标与测试方法第65-66页
    4.4 数据处理第66页
    4.5 结果与分析第66-74页
        4.5.1 菌根化植物的准备第67页
        4.5.2 根系活力第67-68页
        4.5.3 COD第68-69页
        4.5.4 TN第69-70页
        4.5.5 TP第70-71页
        4.5.6 NO_3~--N第71-72页
        4.5.7 NH_4~+-N、NO_2~--N第72-74页
    4.6 讨论第74页
    4.7 小结第74-76页
第五章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4页
致谢第84-86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第86-88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88-89页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Docker的PaaS云取证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基于Voronoi图的分布式反最近邻查询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