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3 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7-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4.2 本文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2 女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培育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2.1.1 创业 | 第18-19页 |
2.1.2 创业精神 | 第19页 |
2.1.3 女大学生创业精神 | 第19-20页 |
2.2 相关理论论述 | 第20-23页 |
2.2.1 马克思主义女性理论 | 第20-22页 |
2.2.2 挫折教育理论 | 第22页 |
2.2.3 创业精神培育理论 | 第22-2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3 女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存在问题 | 第24-33页 |
3.1 女大学生创业精神教育不完善 | 第24-28页 |
3.1.1 忽视女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 | 第24-25页 |
3.1.2 忽视女大学生创业心理品质培养 | 第25-26页 |
3.1.3 女大学生创业课程建设忽视个性化方案 | 第26页 |
3.1.4 忽视针对女性优势的创业知识教育 | 第26-27页 |
3.1.5 忽视校内创业实践资源建设 | 第27-28页 |
3.2 女性性别特点增加女大学生创业难度 | 第28-30页 |
3.2.1 女大学生自主创业信心不足 | 第28-29页 |
3.2.2 创业专业知识向创业实践转化困难 | 第29页 |
3.2.3 女大学生创业资金启动困难 | 第29-30页 |
3.2.4 女大学生自身性格弱势 | 第30页 |
3.3 女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力量薄弱 | 第30-32页 |
3.3.1 家庭支持女性自主创业力度不足 | 第31页 |
3.3.2 传统社会心理制约女性创业精神 | 第31页 |
3.3.3 适合女性创业者的创业项目匮乏 | 第31-3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4 影响女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原因分析 | 第33-40页 |
4.1 高校教育因素 | 第33-35页 |
4.1.1 教学理念落后制约女大学生创业精神提升 | 第33页 |
4.1.2 心理辅导滞后影响女大学生创业情感提升 | 第33-34页 |
4.1.3 师资力量匮乏妨碍女大学生创业知识提升 | 第34页 |
4.1.4 培育体系与实践脱节阻碍女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 | 第34-35页 |
4.1.5 校内创业培育资源稀缺限制女大学生创业行为 | 第35页 |
4.2 女大学生自身因素 | 第35-37页 |
4.2.1 女性创业意愿受外部因素影响 | 第36页 |
4.2.2 创业成就动机受社会心理影响 | 第36-37页 |
4.2.3 女性竞争能力受性别观念影响 | 第37页 |
4.2.4 创业心理品质受性别条件影响 | 第37页 |
4.3 社会创业环境因素 | 第37-39页 |
4.3.1 父母求稳心理妨碍女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 | 第38页 |
4.3.2 传统落后社会文化妨碍女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 | 第38页 |
4.3.3 女性创业扶持政策滞后妨碍女大学生接受创业教育 | 第38-3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5 加强女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的对策 | 第40-50页 |
5.1 通过加强课程体系建设提高女大学生创业精神 | 第40-44页 |
5.1.1 制定专项女大学生创业精神培育制度 | 第40页 |
5.1.2 增强对女大学生创业的社会心理辅导 | 第40-42页 |
5.1.3 制定个性化课程方案提高女性创业能力 | 第42页 |
5.1.4 加强女大学生第三产业优势领域的培训 | 第42-43页 |
5.1.5 成立女大学生创业中心提供创业帮扶 | 第43-44页 |
5.2 通过实践活动开展提高女大学生创业精神 | 第44-46页 |
5.2.1 开展团体活动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竞争意识 | 第44页 |
5.2.2 设置在校创业能力考核机制激励创业意志 | 第44-45页 |
5.2.3 学校企业强强联手提供女大学生实践机会 | 第45页 |
5.2.4 通过互联网创业平台培养女性冒险精神与企业家精神 | 第45-46页 |
5.3 通过创业支持体系构建提高女大学生创业精神 | 第46-48页 |
5.3.1 重视家庭风险教育促进女大学生创新精神发展 | 第46-47页 |
5.3.2 加强社会舆论沟通为女大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 | 第47-48页 |
5.3.3 建立创业资金支持激励机制培养女性机会型创业意识 | 第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附录 | 第55-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