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1 玉米株型与产量的关系 | 第10-11页 |
1.1 中国玉米的产量现状 | 第10页 |
1.2 玉米种植密度和植株生长与产量的关系 | 第10-11页 |
1.3 玉米耐密性状与叶夹角 | 第11页 |
2 植物叶夹角形成调控机制的研究 | 第11-17页 |
2.1 参与调控的主要激素 | 第11-13页 |
2.2 BR的调控机制研究 | 第13-14页 |
2.3 生长素的调控机制研究 | 第14页 |
2.4 激素调控的相互关系 | 第14-16页 |
2.5 其他调控因素 | 第16-17页 |
3 本研究目的意义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植株叶夹角大小表型的观察比较 | 第18-31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8-21页 |
1.1 材料和生长环境 | 第18页 |
1.2 植株形态观察,叶夹角和穿刺力测定 | 第18页 |
1.3 组织切片的制作和观察 | 第18-2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1-28页 |
2.1 玉米整株形态的差异 | 第21页 |
2.2 连续叶期叶片夹角的测定 | 第21-22页 |
2.3 不同叶期叶片主脉穿刺力的测定 | 第22-23页 |
2.4 叶枕部位形态的差异 | 第23-24页 |
2.5 沈137和NIL叶片主脉细胞组成的差异 | 第24-25页 |
2.6 沈137和近等基因系叶片细胞组成结构得差异 | 第25-28页 |
3 结论和讨论 | 第28-31页 |
3.1 第10叶期是叶夹角和组织显微结构差异开始增大的重要时期 | 第28-29页 |
3.2 机械特性和细胞学特性对叶片夹角大小有贡献 | 第29-31页 |
第三章 玉米叶片主脉蛋白质提取方法的优化 | 第31-4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1-35页 |
1.1 材料和生长环境 | 第31-35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35-38页 |
2.1 玉米主脉显微观察 | 第35页 |
2.2 玉米叶主脉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35-38页 |
3 讨论 | 第38-44页 |
3.1 玉米叶主脉的显微结构 | 第39页 |
3.2 三种方法在玉米叶中脉蛋白质提取中的性能比较与分析 | 第39-44页 |
第四章 叶片夹角大小不同的两种玉米叶主脉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44-63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4-48页 |
1.1 植物材料 | 第44页 |
1.2 样品采集和蛋白质的提取 | 第44页 |
1.2.1 样品采集 | 第44页 |
1.2.2 蛋白质的提取 | 第44页 |
1.3 SDS-PAGE | 第44-46页 |
1.4 2-DE | 第46-47页 |
1.5 凝胶染色,图像采集和分析 | 第47-48页 |
1.6 图像采集,分析和挖点 | 第48页 |
1.7 质谱鉴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8-60页 |
2.1 叶片主脉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 第48-57页 |
2.2 叶片主脉糖蛋白的分离和鉴定 | 第57-58页 |
2.3 叶主脉的糖蛋白的质谱鉴定 | 第58-60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60-63页 |
3.1 叶主脉蛋白质组学比较 | 第60页 |
3.2 糖代谢相关蛋白酶在叶夹角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 第60-61页 |
3.3 糖蛋白在细胞壁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 第61-63页 |
第五章 叶片夹角大小不同的两种玉米叶片不同组织部位蛋白质的ITRAQ研究 | 第63-79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63-65页 |
1.1 材料和生长环境 | 第63页 |
1.2 蛋白质提取与定量 | 第63页 |
1.3 蛋白质样品处理及标记 | 第63-64页 |
1.4 强阳离子交换色谱分离 | 第64页 |
1.5 反向色谱-TripleTOF分析 | 第64-65页 |
1.6 蛋白质定性和定量 | 第65页 |
1.7 GO分析 | 第6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5-76页 |
2.1 鉴定获得的蛋白质的筛选 | 第65-66页 |
2.2 四个组织蛋白质的GO富集分析 | 第66-71页 |
2.3 四个组织蛋白质的互作分析 | 第71-76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76-79页 |
3.1 差异蛋白质的GO富集分析 | 第76-77页 |
3.2 纤维素合成与分解代谢相关蛋白贡献了叶夹角的差异 | 第77-7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9-81页 |
1 主要结论 | 第79-80页 |
2 主要创新点 | 第80页 |
3 后续工作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6页 |
ABSTRACT | 第96-98页 |
附表1 叶片GO分析蛋白质参与的生物学过程 | 第99-108页 |
附表2 叶片GO富集分析蛋白质的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代谢过程 | 第108-116页 |
附表3 叶鞘GO分析蛋白质参与的生物学过程 | 第116-119页 |
附表4 叶鞘GO富集分析蛋白质的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代谢过程 | 第119-130页 |
附表5 叶鞘GO富集分析蛋白质参与的生物学过程 | 第130-133页 |
附表6 叶鞘GO富集分析蛋白质的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代谢过程 | 第133-136页 |
附表7 叶枕GO富集分析蛋白质参与的生物学过程 | 第136-138页 |
附表8 叶枕GO富集分析蛋白质的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代谢过程 | 第138-1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