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宇宙线、超新星遗迹、PeVatron候选体与Fermi卫星 | 第12-32页 |
| 1.1 宇宙线 | 第12页 |
| 1.2 超新星遗迹 | 第12-17页 |
| 1.2.1 超新星遗迹的分类 | 第13-16页 |
| 1.2.2 超新星遗迹与宇宙线的联系 | 第16-17页 |
| 1.3 银河系PeV宇宙线加速源(PeVatron)候选体 | 第17-23页 |
| 1.3.1 第谷超新星遗迹(Tycho) | 第17-18页 |
| 1.3.2 银河系中心(Galactic Centre) | 第18-20页 |
| 1.3.3 Westerlund 1(Wd1) | 第20-22页 |
| 1.3.4 HESS J1641-463 | 第22-23页 |
| 1.4 Fermi卫星 | 第23-32页 |
| 1.4.1 Fermi-LAT的结构 | 第24-25页 |
| 1.4.2 Femi-LAT的仪器响应函数 | 第25-28页 |
| 1.4.3 Fermi-LAT的数据分类 | 第28-32页 |
| 第二章 HESS J1427-608的多波段观测 | 第32-38页 |
| 2.1 HESS对HESS J1427-608的TeV观测 | 第32-35页 |
| 2.2 Suzaku对HESS J1427-608的X射线观测 | 第35页 |
| 2.3 XMM-Newton对HESS J1427-608附近天区的X射线观测 | 第35-37页 |
| 2.4 射电观测 | 第37-38页 |
| 第三章 基于Fermi-LAT对HESS J1427-608的GeV伽马射线辐射研究 | 第38-46页 |
| 3.1 数据选取 | 第38-39页 |
| 3.2 数据分析及其结果 | 第39-44页 |
| 3.2.1 HESS J1427-608位置处的GeV辐射 | 第39-41页 |
| 3.2.2 空间延展性测试 | 第41-43页 |
| 3.2.3 能谱分析 | 第43页 |
| 3.2.4 时变分析 | 第43-44页 |
| 3.3 总结 | 第44-46页 |
| 第四章 HESS J1427-608的辐射机制及其起源研究 | 第46-56页 |
| 4.1 HESS J1427-608辐射机制的讨论 | 第46-49页 |
| 4.1.1 轻子模型 | 第47-48页 |
| 4.1.2 强子模型 | 第48-49页 |
| 4.2 关于HESS J1427-608起源的讨论 | 第49-56页 |
| 4.2.1 超新星遗迹 | 第50-52页 |
| 4.2.2 脉冲星风云 | 第52-56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