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25页 |
一、选题意义与相关概念 | 第9-10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9页 |
(二)相关概念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0-23页 |
(一)国外学者研究状况 | 第10-16页 |
(二)国内学者研究状况 | 第16-23页 |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反思 | 第23页 |
三、本文主要观点与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第一章 《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报告发表的背景 | 第25-44页 |
一、20 世纪50至 70 年代的美国教育 | 第25-30页 |
(一)1958 年《国防教育法》:公共教育与国家安全 | 第25-26页 |
(二)黑人权力运动与教育机会平等 | 第26-28页 |
(三)要素主义教育哲学与回到基础教育运动 | 第28-30页 |
二、政治保守主义盛行 | 第30-35页 |
(一)20 世纪80年代保守主义的复兴 | 第31-32页 |
(二)保守主义影响下的教育政策 | 第32-35页 |
三、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 第35-44页 |
(一)经济持续不景气与国际竞争力的下降 | 第35-39页 |
(二)科技革命引发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的转变 | 第39-40页 |
(三)人口与家庭结构发生变化 | 第40-44页 |
第二章 《国家处在危机中》教育报告的社会反应 | 第44-63页 |
一、《国家处在危机中》的基本内容 | 第44-52页 |
(一)国家高质量教育委员会的成立 | 第44-45页 |
(二)《国家处在危机中》的文本纲要 | 第45-47页 |
(三)《国家处在危机中》的政策建议 | 第47-52页 |
二、社会各界对《国家处在危机中》的反应 | 第52-59页 |
(一)联邦、州政府的高度重视 | 第52-53页 |
(二)教育团体的回应:“学校大辩论” | 第53-57页 |
(三)其他专家学者的反应 | 第57-59页 |
三、《国家处在危机中》回应强烈的原因 | 第59-63页 |
(一)彻底反思公共教育的时机已成熟 | 第59-60页 |
(二)《报告》措辞的巧妙运用 | 第60-61页 |
(三)《报告》未向教育制度本身提出挑战 | 第61-63页 |
第三章 应对教育危机的改革措施和成效 | 第63-75页 |
一、调整课程结构,提高课程标准 | 第63-66页 |
(一)联邦政府层面 | 第63-64页 |
(二)非联邦政府层面 | 第64-66页 |
二、鼓励学业优异,注重能力培养 | 第66-68页 |
(一)联邦政府层面 | 第66-68页 |
(二)非联邦政府层面 | 第68页 |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 第68-71页 |
(一)联邦政府层面 | 第68-69页 |
(二)非联邦政府层面 | 第69-71页 |
四、应对教育危机的改革成效 | 第71-75页 |
结语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附:读研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