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化学论文--环境污染化学论文--土壤污染化学论文

环滇池小流域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的光谱特性及光降解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DOM的组成及分类第9页
        1.1.2 DOM的来源第9-10页
        1.1.3 DOM的环境化学意义第10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4页
        1.2.1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对DOM的研究进展第11页
        1.2.2 利用三维荧光光谱对DOM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2.3 利用PARAFAC对DOM的研究进展第12-13页
        1.2.4 DOM光降解的研究进展第13-14页
    1.3 选题依据和意义第14页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4-17页
        1.4.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2 技术路线第15-17页
第2章 研究方法第17-22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17页
    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第17-18页
    2.3 土壤DOM的提取第18-19页
    2.4 土壤DOM的光降解实验第19页
    2.5 分析方法第19-22页
        2.5.1 光谱分析方法第19-20页
        2.5.2 DOC、氮形态和pH值分析方法第20-21页
        2.5.3 PARAFAC模型建立第21页
        2.5.4 数据处理第21-22页
第3章 环滇池土壤DOM的光谱特征及来源分析第22-36页
    3.1 前言第22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2-35页
        3.2.1 土壤DOM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第22-27页
        3.2.2 土壤DOM的三维荧光光谱特征第27-32页
        3.2.3 PARAFAC对土壤DOM的组分、来源识别第32-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土壤DOM的光降解研究第36-58页
    4.1 前言第36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36-56页
        4.2.1 紫外-可见光谱与DOC浓度变化特征第36-46页
        4.2.2 三维荧光光谱变化特征第46-50页
        4.2.3 DOM降解速率比较第50-54页
        4.2.4 不同形态氮浓度的变化特征第54-56页
    4.3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5.1 结论第58-59页
    5.2 展望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7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同步更新方法研究
下一篇:城镇低效住宅用地再开发拆迁补偿标准量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