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词表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Summary | 第6-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7页 |
·盐胁迫对植物的伤害 | 第10-12页 |
·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生产能力的影响 | 第10页 |
·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 | 第10-11页 |
·对细胞渗透调节平衡的影响 | 第11-12页 |
·对细胞膜酯化作用影响 | 第12页 |
·植物进行耐盐机理研究 | 第12-15页 |
·植物耐盐离子胁迫的机制 | 第12-13页 |
·植物耐渗透胁迫的机制 | 第13-14页 |
·植物离子区域化作用机制 | 第14页 |
·植物抗氧化物防御机制 | 第14-15页 |
·植物盐胁迫应激蛋白机制 | 第15页 |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其在耐盐育种中应用 | 第15-17页 |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来源 | 第16页 |
·植物预先存在变异 | 第16页 |
·培养过程产生的变异 | 第16页 |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遗传基础 | 第16-17页 |
·植物诱变育种 | 第17-21页 |
·植物诱变育种概况 | 第17-18页 |
·植物诱变育种的原理及进展 | 第18-21页 |
·物理诱变 | 第18-19页 |
·化学诱变 | 第19-20页 |
·甲基磺酸乙酯(EMS )诱变原理 | 第20页 |
·EMS 诱变特点 | 第20页 |
·EMS 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植物耐盐突变体的筛选 | 第21-24页 |
·诱变材料选择 | 第21-23页 |
·所需变异的来源 | 第22-23页 |
·初步筛选分离耐盐突变体 | 第23页 |
·植物耐盐突变体的鉴定 | 第23-24页 |
·马铃薯耐盐育种的研究进展 | 第24-26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EMS 处理马铃薯茎段筛选耐盐变异体 | 第27-37页 |
·供试材料与试剂 | 第27页 |
·植物材料 | 第27页 |
·化学药剂 | 第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盐胁迫培养基及其配置 | 第27页 |
·0.1mol/L pH=7.0 的磷酸缓冲液配制 | 第27-28页 |
·EMS 溶液的配置 | 第28页 |
·适宜耐盐临界浓度的筛选 | 第28页 |
·马铃薯试管苗茎段EMS 处理 | 第28页 |
·EMS 处理后马铃薯茎段的盐胁迫 | 第28页 |
·马铃薯耐盐变异体的初步筛选和相关指标的测定 | 第28页 |
·耐盐变异株的盆栽盐胁迫试验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马铃薯适宜耐盐临界浓度的确定 | 第29页 |
·EMS 处理对马铃薯茎段的影响 | 第29-30页 |
·耐盐变异体的初步筛选 | 第30-31页 |
·EMS 处理后对马铃薯耐盐的影响 | 第31-33页 |
·NaCl 胁迫对马铃薯诱变株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NaCl 胁迫对马铃薯诱变株SOD 活性的影响 | 第32页 |
·NaCl 胁迫对马铃薯诱变植株膜透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NaCl 胁迫对马铃薯诱变株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3页 |
·耐盐变异体的盆栽试验 | 第33-34页 |
·讨论 | 第34-36页 |
·结论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5页 |
致谢 | 第45-47页 |
附录A 主要缓冲液的配制方法 | 第47-48页 |
作者简介 | 第48-49页 |
导师简介 | 第49-50页 |